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老区“不老”!文山州革命老区建设喜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3-07-27 10:54:02  

近年来,文山州全面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精准施策,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与2014年相比,202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616.72亿元增至1405.39亿元,年均增长8.9%。

2022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19945公里,全州水库库容由2014年6.04亿立方米增加到8.48亿立方米。永富直流输电工程、500千伏天星变二期工程建成投运。富宁绿色铝、天保口岸等4个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州绿色铝综合产值达437.25亿元,全州单日用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以三七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综合产值300亿元,100万亩高端稻谷等“6个百万”工程加快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14年67.23%增至10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成功创建4家三级医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6.94万人,36.76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一个个数据都在彰显

文山州革命老区建设取得的可喜成就
这些成绩是怎样取得的?
一起来“解密”

青瓦、白墙,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红色徽标点缀其中,门前的红旗迎风飘扬,院中的小景各有千秋……文山市德厚镇洒戛竜村经过改造,红色革命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村子更美了,村民生活品质也随之提升;曾经,在革命老区富宁县那能乡流传着“那能不成街”的一句话,现如今通过“党委引路,党员带路,群众赶路”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那能乡的集镇功能,呈现出了“一河两岸柳,五道十里花,千亩桔绕镇,老区美如画”的新面貌……文山市德厚镇洒戛竜村及富宁县那能乡的“蝶变”只是文山州革命老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文山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精准施策,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老区精神,不懈奋斗,老区振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绘就了一幅幅民生殷实、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新画卷。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自《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实施以来,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4年的616.7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405.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2014年的449.6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29.6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4年的50.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7.58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1872元增长至2022年的3781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6998元增长至2022年的1414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4年的356.1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612.56亿元。

图片

文山城一景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强力推进
2022年,全州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17.77亿元,较上年增加3.03亿元,增长率20.58%,州级安排财政衔接资金5000万元。纳入整合范围的资金规模32.42亿元(含衔接资金),计划整合资金规模21.68亿元,全州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入库1085个、总投资29.1亿元,开工建设1084个。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3.84万名劳动力在岗就业;培训脱贫劳动力12.14万人次,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9.71万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强化产业支撑扶持,13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037户脱贫户与204个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关系。
图片
马关县龙树脚村

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步伐加快

启动建设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公路天保至麻栗坡段、河口至马关、马关至西畴、西畴至富宁、西林至广南、师宗至丘北、丘北至砚山、泸西至丘北至广南至富宁、那洒至兴街9条高速公路,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695.4公里;有序开展文山绕城、马关至都龙口岸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丘北至平远至开远(羊街)高速公路、S2410贵州册亨至富宁至靖西高速公路项目纳入省规划建设盘子。文山至蒙自铁路项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2023年内开工建设,师宗至丘北至文山铁路力争2025年实现开工目标;文山砚山机场改扩建、丘北民用机场、广南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截至2022年底,30户及以上通自然村路面硬化项目完工1217公里,沿边行政村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共50个92.6公里;新寨等13件在建水库有序推进,新开工建设渔塘等4件中小型水库,清水河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已完成现场踏勘待批复,暮底河水库扩建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启动汤坝水库、文砚大型灌区、月亮湾水利枢纽工程等40余件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服从国家重大战略,完成对越送电2.61亿千瓦时;全力保障油气供应,中石化玉溪—富宁成品油管道运行,稳定原油供应,预计年输送原油540万吨,珠街油库下载油量40万吨;充分发挥大通道、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依托铁路、民航、高速公路以及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和重点口岸,云南富宁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产业园区物流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滇东南(砚山)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物流枢纽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图片
文山砚山机场

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推进“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建设,紧扣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省政府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意见部署安排,全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先后引进中铝、神火、魏桥、创新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落地文山,绿色铝产业链快速发展,由氧化铝加快延伸至电解铝、铝挤压、铝轧制、铝深加工、再生铝5大板块,全州绿色铝落地产能为343万吨,已建成产能280万吨,实际运行196.3万吨。截至2022年12月底,绿色铝综合产值达437.25亿元。扎实抓好“6个百万”工程和“一县一业”建设,引领文山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完成高端稻谷基地种植72.4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种植87.49万亩、道地药材基地种植92.02万亩、辣椒基地种植168.87万亩。文山三七产业园区成功申报省级创业孵化器,入园企业达到60户,成功引入华润三九、片仔癀等知名企业,竣工投产企业42户,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增长15%。编制完成铟、硅、钨三个产业链发展规划,全力将文山州打造成为世界“绿色铟都”“中国钨高新材料重要的产业示范区”、云南省重要的全硅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赫里欧500万千瓦百亿级BIPV光电建筑材料项目、宇泽30GW单晶硅拉棒及30GW切片项目(一期)建设,赫里欧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宇泽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2022年共争取到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2701吨。
图片
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

红色根脉传承厚植文山大地
积极盘活红色资源,让红色成为文山永远的标志性颜色。全州共打造31个“新思想”课堂,推出45条红色教育线路,建成75个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刊发文山红色故事100余个。投入资金2亿多元开展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工作,修缮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及纪念设施43处,修建纪念碑、设置标志牌99座(块),做到应保尽保、修旧如旧。编辑出版了《文山州革命遗址通览》《中国工农红军滇黔桂边区游击队革命斗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山红色印记》等文山党史类读物;创作打造大型音舞诗画舞台剧《国旗下的老山》宣传“老山精神”,原创民族舞剧《幸福花山》亮相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项目,成为全国“民族地区艺术院团晋京展演项目”优秀剧目。
图片
马关县马白镇阿黑村稻田画

康养旅游目的地逐步形成

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形成了红色旅游、康养旅游、民族文化游、健康养生游、边境探秘游、跨境游等为主线的发展格局,文山旅游业正在形成逐步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的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方向发展。依托“老山精神”红色旅游资源,围绕“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目标,通过与国防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联合办学等方式精心打造老山现场教学点,麻栗坡英雄老山圣地景区红色旅游发展案例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文旅部评为典型案例,全州有4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省文旅厅发布的红色旅游线路。扎实抓好旅游业“十百千万”工程,文山七都古镇、麻栗坡县国门水上运动旅游建设项目、丘北普者黑猫猫冲生态湿地旅游项目等文旅项目加快建设。2022全年完成文旅项目投资75亿元,接待旅游人数38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8亿元。
图片
广南县六郎城景区

民生福祉保障有力

始终坚持民生为重、民生为本,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文山职业技术学院获批筹建,州县(市)一中改革、文山学院迁建扎实推进,教育停工项目全面复工,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少年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出台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推进医疗机构提质达标和“五大中心”建设,8县(市)人民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8县(市)紧密型医共体全部建立,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全达标,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全覆盖,州中心血站竣工验收,州传染病医院主体工程完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6.9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76万人。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3.94万人(次),36.76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图片
麻栗坡县下金厂乡农村公路

生态保护持续向好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绿水青山。全面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实效。强化秸秆禁烧和城市扬尘综合治理,8县(市)平均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99.7%。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以“一湖一河”为重点的河湖保护治理,12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普者黑国控断面、盘龙河省控断面水质分别提升至Ⅱ类和Ⅲ类。完成3户涉重企业重金属总量替换及70个点位涉重堆场环境整治,104.9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全覆盖,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在全省率先评选县(市)树、花,建成省级绿美乡(镇)8个、绿美村庄6个,州级绿美村庄1850个、绿美街道9条、绿美公路1736公里。
图片

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


政策体系保障到位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注重发挥好革命遗址、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打造“基地+体验+故事+感悟”的红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老区精神,全力打造推进“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以及西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为老区振兴发展聚集强大的思想基础,推动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助力老区振兴发展。建立到期债务风险提示预警机制,科学制定化债方案,通过预算安排、资产处置、核销核减等方式,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合理控制债务风险水平;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2022年,全州获批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资金64.44亿元,有力支持全州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31个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供建设要素保障。认真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加大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处置,严格落实“一地一方案”措施,加快存量建设用地处置,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土地要素保障。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752.95亩,处置闲置土地1548.3亩,共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54宗60400亩,其中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水面)49800亩。加强人才保障工作,为老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及时调整充实以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工作规则和运行机制,统筹推进全州人才工作创新发展。出台“兴文英才计划”“一事一议”等4个重要政策文件,配套出台17个人才专项实施细则及措施办法。

图片
富宁县那耶红色文化广场

(记者:陆志芳 州政协办)

(编辑:刘梅 排版:陆军 二审:资云波 终审:刘瑞)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