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三代从军的他走进直播间,讲述一脉家国情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01 22:49:51  

有一种追求,叫精忠报国

有一种精神,叫无私奉献

有一种家庭,叫军人世家

文山一位三代从军的退役军人

讲述了他们一家的军人故事

8月1日下午,文山市卧龙街道文新街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罗文华,走进文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文山故事”访谈节目的直播间,为我们讲述他们一家三代的从军故事。

直播中,罗文华谈到了他的父亲,他说,父亲的一生平凡而伟大,给他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恒的记忆。“父亲1936年出生于贵州威宁盐仓区一个殷实而和谐的家庭,然而父亲在不满16岁时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投身到解放全中国的革命洪流之中,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老人家曾经是一名革命军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枪林弹雨中锻炼成长。回到地方后他在基层工作,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生。”

受家庭熏陶和父亲的影响,罗文华从小就有从军梦。

“我父亲是老战士,退役后在当地担任村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每天看着父亲训练民兵,我就跟着学、跟着练。父亲喜欢给我讲岳飞、董存瑞、黄继光以及抗倭英雄戚继光等故事,一个个英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这让我对军人充满了崇高的敬意。1987年10月,部队到贵州征兵,我在贵州少体校报名,顺利来到文山守备一师医院当兵,先后到麻栗坡、西畴等地一线工作。”罗文华说。

“从军生涯强健了我的体魄,给了我坚毅的性格,增强了我的意志。”罗文华分享了自己在部队获得的三个最重要品质,“首先是给了我一个端正的品行,让我对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有了清楚的辨识,从而影响一生;其次是勇于担当,只要确认是自己的责任,只要自己作出过承诺,必定言出必行,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绝不逃避、推脱和敷衍;最后是吃苦耐劳,我认为吃过了部队的苦,生活中那些苦就不算什么了,只要肯吃苦,做什么事会不成功呢?”

罗文华的儿子罗斌,受到罗文华的影响,高考后填报了海军学校,考上了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海军某部工作。

提起儿子,罗文华非常骄傲。“我们家是军人世家,家里人从小就给罗斌树立爱国思想、家国情怀,国在家就在,儿子从小也立志要当军人。不论是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还是和平年代保家卫国的军人,他们身上坚强勇敢、迎难而上的英勇献身精神都让我们敬佩,所以儿子高考毕业填报志愿时,我鼓励他填报军校。作为父亲,看到儿子能在部队表现优秀,能通过努力获得属于他自己的荣誉,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我感到十分骄傲。”罗文华自豪地说。

每当儿子回家,罗文华都会组织适龄应征青年到社区,让罗斌与他们分享部队生活趣事、见闻,以此激发广大社区青年从军入伍,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

祖孙三代从军,罗文华一家共同用青春书写军旅华章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希望通过罗文华一家的故事,能够点燃广大爱国青年理想信念之火,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罗文华在文新街社区的华宇卧龙府小区门口打造了全长630米的文山市“双拥一条街”,吸纳45家商户成为“拥军示范店”,让“双拥一条街”成为文山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拥军工作成效显著,罗文华在2018年被评为“云南省爱国拥军模范”。

“作为一名‘兵支书’,还是想为社区居民解决更多的烦心事,创造更多的喜心事。接下来,我想把退役军人展厅和民族文化展厅扩大运营,继续带领文新街社区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优化对退伍军人关心关爱服务,扎实做好军人军属优待、重点优抚对象保障、转业退伍安置等各项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活动,为退伍军人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保障,力争办好拥军优属‘暖心事’,当好国防建设‘贴心人’,让文新街社区退役军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更高,推动社区退伍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共创双拥模范社区。”罗文华说。

(记者:廖文)

(编辑:杨璐裴 排版:向传帅 二审: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