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细听生命与石头的搏击声一一西畴农村公路密度3倍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咋干的?
发布时间:2023-08-02 21:19:28
7月29日,新华社发表文章《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现代版“愚公移山”:生命与石头的搏击》,以219国道为故事线,讲述了219国道上的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现了祖国壮美风光。该文主要讲述了西畴县人民的奋斗故事。
近年来,西畴县以“等不起、慢不得,苦干、实干、创新干”的精神状态,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以及“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要求,不断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抢抓全省县域高速公路建设“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建设机遇,全面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不断掀起农村公路建设新热潮,综合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公路路况水平、通达深度、路网等级得到了全面提升,有力地推动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
西畴县因为经济滞后,修路资金不足,道路建设基本靠村民自筹自修。“红背心,迷彩裤,扛起锤子来修路。”这是20世纪80年代许多西畴人劈山开路的记忆,当时为了打通县城通往各地的道路,村民们炸石开路。为了炸开高处的岩石,大家自制长梯,爬上10来米高的石头上打炮眼。“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认识已经融入西畴县交通建设的“血脉”中。
拼版照片:右图为2013年李华明(左一)和岩头村村民杨运富(中)、李光才(右二)一起修路的资料照片(西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陈明凯摄);左图为2023年7月26日李华明(左)、杨运富(中)和李光才一起在他们修好的出村路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群众主动。坚持“哪里群众积极性高就先建哪里”的原则,突出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占地不补、拆房不补、砍树不补”的共识,以点带面全面激发群众修路的热情和干劲,开挖农村等外公路3000多公里。
精神鼓动。采取评比表彰先进典型、开展现场学习等方式,依托岩头村、肖家塘、胜天洞等“西畴精神”现场教学基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现场参观学习先进典型,以“西畴精神”为动力,在全县上下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推动实现农村群众“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美好愿望,切实发挥“修成一条公路、带动一片发展、致富一方百姓”的循环效应,呈现出一路通、百业兴、群众富的美好景象。
拼版照片:左图为2008年李华明(下)和同伴在修路时在悬崖上打炮眼的资料照片(西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右图为2023年7月26日李华明在修好的出村路上留影(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干部带动。实行“领导干部挂钩指导责任制”和“层层目标管理制”,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讲奉献、抓落实,一级做给一级看、一层带着一层干,树起了一面面先锋旗帜,充分诠释了“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与其等着看不如动手干”的深刻哲理,部分群众发自内心激动地说:“干部能过河,我们就能过江。”
党政推动。群众自发开挖农村公路后,针对农村公路等级低、晴通雨阻现象突出的实际,制定规划“引”,坚持等级多标准、路面多样化、结构多形式的原则,西畴县出台了《农村自建弹石公路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推动了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大会战的新高潮,创造出一个西畴乡村公路基础设施投入的不等式,政府投资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捐款凑钱,能干出10万元的大事。
近年来,西畴县坚持基础先行、筑牢发展基石,“五网”建设为重点,全力加快高速公路、铁路、重点水源工程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水系联通体系建设,累计建设农村公路3324公里,行政村道路硬化率100%,村民小组通公路率100%、硬化率99.9%,被列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试点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天文高速(文麻段)建成通车,结束了西畴不通高速的历史;那兴高速公路(西畴段)建设全力推进,计划2023年12月26日实现通车;马西高速已完成第三施工总承包部项目驻地选址、租赁,目前正在修缮、改造中;2023年1月13日西富高速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通过审查,目前高速建设工作专班正在开展用地现状调查和林地、土地报批工作;西富高速已取得了工可、文物、地灾、地震、初设、环评、水保、施设、洪评、林地共10项报件批复,正在开展土地、矿压报批工作,完成一二批临时用地批复,正在开展丈量工作,贡献固定资产投资15.57亿元。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是农村生产生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五年大会战以来,西畴县级财政共投入补助资金近2.2亿元,带动群众自筹资金7.6亿余元,投工投劳400多万个,硬化农村公路2290公里,公路密度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实现行政村通公路率、硬化率均达100%,村民小组通公路率达100%、路面硬化率达99%。该县被列为全省第二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是全州的首个省级示范县。
据了解,西畴县乡镇通三级公路改扩建项目在库里程62.162公里,2021年省下达西畴县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项目2个22.1公里,包括2021年石锅线17.8公里和2022年龙大线4.3公里;完成西畴县法斗至董马公路改扩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并取得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复;完成西畴县大井至柏林公路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施工图预算、控制价审核工作;完成西畴县通自然村公路工程PPP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共实施190条(段)334.2公里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完成投资49210.58万元;积极申报3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2021年实施上迷线、迷麻线、芭石线、中天线4条(段),处置隐患里程16公里,目前已完工;2022年实施漂达线、龙坪线、达清线等7条(段)村道安防工程,整治隐患里程34公里。截至目前完成龙坪线(5.094公里)和小白线(10.38公里);2021年实施龙大线、西凉线、法三线、鸡海线等4条(段),对路基缺口进行修复;2022年实施兴大线、龙石线等9条(段)路面修复及路基缺口修复,并对柏马线、鸡洪线2条(段)进行绿化美化;2023年计划投入资金533万元对列养公路开展隐患排查,实施路面及路基缺口修复、增设挡墙等工作。
近年来,西畴县始终坚持推进绿美交通建设,按照《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山州绿美交通三年行动方案》,制定2022年至2024年绿美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西畴县计划实施25条(段)共403.817公里农村公路“绿美公路”,其中:2022年计划实施兴大线、团大线、卖茅线等8条(段)共115.671公里,目前已完工。2023年计划实施新新线、龙大线、西凉线等12条(段)共231.252公里绿美公路建设,已完成6条线路合计115.507公里。如今,行驶在西畴县的绿美公路,处处皆是景,仿佛人在画中游。
根据国家及省、州综合交通规划及政策支持,结合西畴县实际情况,西畴县提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到2025年,西畴县将完成天保至文山、那洒至兴街、马关至西畴、西畴至富宁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两横一纵”主骨架公路网,与文山、麻栗坡、马关、广南、富宁等周边县(市)实现高速互联互通,实现通边达海运输高效便捷;完成国省道改造项目,实现乡镇及重要旅游景点通三级公路目标;加快推进文山至百色铁路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交通骨架网建设基本形成;改造扩宽人口规模较大自然村道路,逐步提升通行质量和安全保障。
道路兴则百业兴!农村公路的建设对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都有重要的意义。下步,西畴县将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责任担当,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气魄,全力推动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建设力度,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记者:刘梅 实习记者:冯欢彦)
(编辑:唐雪娇 排版:王南 责编:吕静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