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 文山来了一群华裔青少年!
发布时间:2023-08-15 16:03:23
文网讯 近日,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云南文山营正式开营,来自德国慕尼黑的20名华裔青少年走进文山,开启一场“传统文化之旅”。为期十天的旅程中,华裔青少年与文山青少年共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一同沉浸在“中国式浪漫”的海洋中,在诗词歌赋里感叹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水墨飘香的国画、笔精墨妙的书法、行云流水的武术中体会中国艺术之美,在热情洋溢的民族舞和曲调悠扬的民族歌曲中畅享民族文化盛宴。
字里行间游走的“中式意境”
“这首古诗词,除了吟诵与写,我们还可以唱出来、可以跳出来.......”一堂生动有趣的汉语课,从讲解诗歌《春晓》的几种表现形式展开。身着民族服饰的文山青少年与远道而来的华裔青少年坐在一起品中文之韵味,赏诗词之意境。
随后,文山青少年们开启了“介绍家乡模式”,从文山的历史到民族,从美景到美食,向华裔青少年们热情推介自己的家乡。课堂最后,大家一起切文山特色美食蒸糕,香甜软糯的口感在舌尖绽放,现场氛围温馨快乐。
令人期待的书法课,从讲述中国汉字的历史起源和演变过程开始。老师生动的讲解带领着大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遨游,感受中国书法的“前世今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提起毛笔,笔尖缓缓落下,在书法的一撇一捺中,感受儒雅与安谧的意境。悠悠墨香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笔下墨汁的渲染,缓缓流向大家心中。
精巧图案间尽显“中式之美”
水与墨的交融,产生出浓、淡、干、湿、深、浅不同的变化,这是中国画之韵味,是中式的美晕染在黑色与白色间,超越多彩的魅力所在。课堂上,华裔青少年和文山青少年拿起毛笔学习墨法,随着姿势的变化、墨汁的浓淡、笔力的轻重……一幅幅神韵逸兴、笔意生动的国画跃然纸上,欢乐的氛围下,大家笔下的小鸟似乎更多了几丝灵动与欢快。
“国画非常神奇,令人惊讶,画大八字和小八字‘组合’出灵动的小鸡,墨汁的浓淡让小鸡有了阴影、添上了羽毛,栩栩如生。”华裔露熙表示,国画是一项非常有趣且有魅力的艺术,是一种特有的美。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通过折叠与裁剪,窗花的图案被赋予无限可能。”剪窗花课上,大家跟着老师的步骤学习,随着手中的纸张被不断地折叠、修剪再展开,一个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窗花作品完成,精巧的图案也似乎让窗花附上了一种生命力,红色带来喜庆感与热情不断“跳动”。“我觉得剪窗花非常有意思,它的形状我很喜欢,我会把它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家人。”第一次接触剪窗花的张晓芸已被窗花的魅力深深吸引。
“一动一静”间蕴藏“中式魅力”
亮剑高飞,刀光剑影,一套行云流水的武术表演后,华裔青少年和文山青少年不约而同鼓起热烈掌声。在老师带领下,大家认真学习武术,在身姿的一动一静中感悟中华武术魅力。“武术从屏幕里‘走’到我面前了,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中国武术,武术优美动人的身姿,华丽精湛的招式我觉得非常酷。”德国华裔刘逸舟继续跟随老师挥舞着手中的剑。
舞蹈教室中,随着欢快的民族舞曲响起,大家跟随领舞老师跳起文山壮族纸马舞,在充满节奏感、热烈粗犷的舞蹈中感受热情洋溢的壮族风土人情。
悠扬韵律中流淌“中式韵味”
各地语言有所不同,但韵律带来的音乐情感却能共通。民族歌曲课上,音乐老师唱起壮族民歌《水母鸡》,曲调悠扬、韵律和谐的民歌让人陶醉其中,优美的歌声不断回荡,在老师的带领下,华裔青少年和文山青少年一起学唱这首民族歌。课堂最后,大家不谋而合地起身挥舞手臂一起合唱。
“我很喜欢这首歌,它独特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觉得非常地动听。”德国华裔刘思聆表示,民族音乐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现场演唱极具感染力。
此次“中国寻根之旅”是华裔青少年在文山开启的一场感悟“传统文化根与魂”的旅程。他们身处壮乡苗岭,眼观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以笔绘中华传统文化之形,以手触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以歌唱响中华传统文化之韵,尽情感受文山独特的人文风情、民族风情,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美与震撼。
“这是孩子们从未体验过的传统文化之旅,学到了非常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领队老师顾震霞表示,课堂中孩子们不仅会将知识内化于心,还通过实践将脑中“无形”的知识外化成手中的技能再创造于有形的作品中,例如写、画、舞等,在这种“有形”与“无形”间,中华传统文化将会被继续传播下去。
(记者:何昕霖 实习记者:张振瑞)
(编辑:罗贤慧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