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咱这个书记干活有路数”——访砚山县稼依镇党委书记马福皓
发布时间:2023-08-30 09:47:27
8月28日,文山州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会议暨第八期“文山之干·书记大擂台”举行,会议表扬了1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
此次表扬的文山市坝心乡党委书记王友方、砚山县稼依镇党委书记马福皓、西畴县柏林乡党委书记王文凯、麻栗坡县杨万乡党委书记李升林、马关县马白镇党委书记陈正师、马关县坡脚镇党委书记杨洪旭、 丘北县曰者镇党委书记曾兆粉、广南县珠琳镇党委书记严正坤、 广南县旧莫乡党委书记刘朕、富宁县田蓬镇党委书记邓国君10名乡(镇)党委书记是“文山之干”的代表、典范和标杆,是全州各级干部、各部门奋力拼搏、干事创业的一个缩影。表扬先进,是为了弘扬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要学习他们对党忠诚老实的政治品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学习他们“文山有我、不负文山”的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学习他们扑下身子抓落实的作风,做苦干实干加油干的“施工队长”。要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精神,不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学习他们主动担当作为的境界,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即日起,“文山发布”系列平台陆续推出1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的先进事迹,以此号召全州各级干部要弘扬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深入践行“十种鲜明导向”,持续奏响“文山之干”最强音,将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持续引向深入。
“我们书记脑子活、点子多,干活有路数,让稼依镇变了样。”群众口中的书记,便是砚山县稼依镇党委书记马福皓。坚毅的目光,和蔼的面容,让马福皓给人以可亲可敬、精明强干的印象。2022年,马福皓走马上任稼依镇党委书记时,上级领导叮嘱他:“不仅要干好,还要干出彩。”他点点头,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初到稼依,马福皓就发现,大家口中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稼依镇仍有不少棘手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强;产业基础虽好,但难以形成集群发展;群众增收渠道仍然有限。
下村组、进厂房、访农户,马福皓上任不久就跑遍了全镇的村子,在干部群众中寻计问策、集思广益。经过调研,一幅富农强镇的发展路线图在马福皓脑中渐渐清晰。
“稼依镇有着盆景种植的历史,三分之二的家庭都种盆景,集镇上群众还自发形成了盆景小市场。”马福皓介绍,依托稼依镇盆景数量多、质量高的优势,他们将零散的庭院盆景进行整合,发展盆景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说干就干,马福皓主动到州、县有关部门和省盆景赏石协会对接汇报,跑上跑下、几经波折,终于争取到了省第十届盆景展的举办权,稼依镇也成为了省盆景展历史上首个乡(镇)举办地。此次盆景展仅以53万元的投入,吸引展客、游客18万人次,拉动消费2000万余元。“我在稼依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生意也从来没有那么好做过。”盆景一条街上的商户感叹道。
“展会虽然结束了,但盆景一条街上仍然摆放着不少造型别致的盆景。茶余饭后,群众都习惯到盆景一条街上走一走、看一看。”马福皓说。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稼依镇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马福皓多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了解企业困难、收集企业诉求,积极与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为银企精准对接牵线搭桥,促成85家企业、7家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解决企业发展资金2700万元。企业困难得到解决,发展信心也更足了。他趁热打铁,在本地企业的帮助下,联合组建招商引资工作小组,通过以商招商吸引农业投资。2023年,稼依镇成功招引落地项目4个,投资3000万余元,达成落地意向项目6个,计划投资7900万余元。
“稳住稼依镇的产业就能稳住全镇的经济和就业,就能促农增收。”马福皓对稼依镇的产业发展有着清醒认识。他立足稼依镇资源禀赋好、交通条件优、产业基础强的优势,做好“大红”(辣椒)、“大绿”(蔬菜)两篇文章,立下“稼依镇农民人均收入要高于全省,持平于全国”的目标。
辣椒是稼依镇的传统产业,但也存在土壤和品种退化、种植技术落后的难题。他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以技术合作、仓储加工为切入点,引导49家辣椒购销加工企业走集群集约发展路子,实现年均种植辣椒7万亩,集散交易量占全州的80%,交易额约30亿元,初步构建“收全州、卖全国、销海外”的购销商贸体系,打响了“中国稼依辣椒城”品牌,让辣椒这个“老产业”再添“新活力”。
稼依镇是砚山县蔬菜产业重镇。马福皓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为契机,通过整合流转土地资源,引进3家蔬菜种植龙头企业,建成“砚菜”最大生产基地,带动全镇蔬菜种植4万余亩,实现年产值4.4亿元,38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助农增收1710万元。2022年,稼依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96元,高于全州、全省平均水平,镇党委也因实绩突出,获评文山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
集镇管理曾是稼依镇的“老大难”问题,道路破损严重、交通秩序混乱、占道经营等交通问题成为群众生活新“堵点”。“朝阳路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由于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导致交通拥堵,无法通行,上班时间由10分钟变成了30分钟。”小石桥社区居民马女士苦不堪言。
2022年,在马福皓的积极争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稼依镇集镇道路翻新修建项目开工实施。为了让项目快速顺利推进,开工以来,马福皓扑下身子、沉到工地,盯住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不厌其烦地了解进展、跟踪进度,就怕哪里出了纰漏、延误工期,最终用10个月完成了7条6.82公里的集镇道路建设任务。“开始修路的第一天,我就在思考要怎么规范管理。”马福皓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在2个社区成立了市政管理办公室,探索“网格区+市政办+综合执法队”分层融合管理模式,占道经营、交通秩序混乱等集镇管理难题得到破解,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在基层就是抓落实,而且要快,左等右等黄花菜都凉了!”马福皓抓工作总是不等、不停、不观望,方向定了,踩着“油门”就往前冲,在践行“三个马上”要求上为全镇干部职工作出了示范。
在卫生户厕改造工作中,针对原有改造方案用时长、成本高,群众不愿改造等问题,他当机立断,安排一名副镇长远赴湖北厂家采购集成式户厕,使户均改造成本节约800元,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他抓住时机,抽调精兵强将组成18个工作小组挨家挨户做工作,仅用28天就完成175座卫生户厕改造,在砚山县创造了户厕改造的“稼依速度”。
(记者:苏宁 付连兵 陶晶晶)
(编辑:冯鹤 制作:张振飞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