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7组数字看文山特色农业10年巨变

发布时间:2023-08-31 16:15:11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文山州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10年,是赢得历史主动、发展主动的10年。下面从7组数据看文山州非凡10年的发展图景,记录文山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前进步伐。

这10年
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着力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2022年,文山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4.8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3.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4643元增加到2022年的14145元,年均增长12.35%。

这10年
粮食自我平衡能力持续提升

全力加强耕地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住粮食播种面积底线,粮食生产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22年,文山州实现粮食产量175.43万吨,比2012年增加22.89万吨,增长1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位居全省第3位、产量位居全省第4位。

八宝米

这10年
绿色食品牌打造成效显著

开展3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1个特色县创建;努力推动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全州“三品一标”有效用标产品总数达488个;46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文山市华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等获得2022年省级“20佳创新企业”称号;“文山三七”入选省级“绿色食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八宝贡米”“文山高峰牛”“丘北辣椒”“文山三七”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土特产”名录。

这10年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逐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从2012的149个增加到2022年的364个,销售收入从66.48亿元增长到118.58亿元,增幅达78.4%;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381个,注册家庭农场53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这10年
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

2012年至2022年,实施“一二三”行动,全面推进“一县一业”,以市场化手段引领主要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持续提升。

全州生猪存栏由171.78万头增长到176.69万头,出栏由193.4万头增长到215.37万头;肉牛存栏由103.15万头增长到113.17万头,出栏由39.36万头增长到49.04万头;肉蛋奶产量由24.95万吨增长到30.1万吨。

文山高峰牛

全州蔬菜种植面积(含辣椒)由258.36万亩增长到303.72万亩,产量由106.04万吨增长到276.77万吨。文山州已成为云南省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蔬菜品牌主要有“云松南”“田韵”“燚珑”“绿孨”“中康食品”等10多个,产品主要销往深圳、广州等地。

蔬菜基地

全州辣椒产量(含鲜椒)由16万吨增长到111.5万吨,增长696.8%,辣椒加工系列产品30余个,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美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砚山县获得“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荣誉称号,辣椒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域第一。

采摘辣椒

全州水果种植面积由49.21万亩增长到71.76万亩,增长45.8%,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6位,产量由30.39万吨增长到68.47万吨,增长125.3%,主要品牌有他披梨、长冲梨、侨园梨、砂糖橘、塘房桔等,文山市“春宁牌”他披梨等9个品牌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文山他披梨

全州茶叶种植面积由51.11万亩减到44.44万亩,减少13.05%,居全省第5位,茶叶产量由8400吨增长到8800吨,增长4.8%。全州古茶树种质资源丰富,8县(市)均有茶树种质资源分布,种类丰富、多样,仅初步命名的就有广南茶、马关茶、普洱茶、白毛茶共9个种3个变种。

文山菜篮子、果盘子产品品类丰富、供应充裕、价格平稳,有效满足了州内外供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10年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提速。2022年,实现网络交易额227.37亿元,实现网络零售额126.45亿元;推动“文品入沪”“文品进京”“文品入粤”,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1811万元、1.1亿元。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田园综合体,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研学科考、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农业生产、粗精加工、农旅休闲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成一大批“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镇,促进了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这10年
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全州培育形成13个扶贫主导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支撑;1242个减贫带贫的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落实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脱贫户(含监测对象)13.87万户发展产业;全面启动“6个百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5元。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增强了农民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文山州农业农村局)

(编辑:冯欢彦 排版:张振飞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