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百姓心中有杆“秤”——访丘北县曰者镇党委书记曾兆粉
发布时间:2023-09-01 10:04:00
“她工作啊,那是真认真,一个女同志,天天镇上、村里地跑,事事为老百姓着想。”“曾书记有真作为,为老百姓解难题,让全镇渐渐发展起来。”“曾书记真是个‘铁娘子’”……记者还没有见到曾兆粉便已经听到这么多对她的赞美之词。到底是位怎样的书记,才能得到这么多人对她的夸赞?
铆足干劲认真干
项目建设盯得紧
2021年,初到曰者镇的曾兆粉就碰到了个大难题。集镇道路由于年久失修,一些地段连年被雨水冲泡,路面变得坑洼不平,群众出行十分困难。
“不管多难也要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曾兆粉下定决心。在无钱、无项目的情况下,她带领班子成员认真谋划包装项目,先后5次跑州、县相关部门对接汇报,成功将集镇道路建设纳入八道哨至弥勒道路“四改三”项目。项目开工后,曾兆粉总往工地跑,了解施工进度、协调解决问题。“曾书记盯得太紧了,我是一点不敢耽搁。”项目负责人感叹道。经过努力,今年7月项目顺利竣工,“养鱼路”终于变成了群众的“舒心路”,群众出行“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成为了过去式。
针对曰者、茶花等村产业道路不通畅导致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曾兆粉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产业基地种植大户收集诉求,精打细算谋划产业道路建设项目。只要有一丁点可能,她就积极跑、主动要,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1465万元,完成产业道路建设21.77公里,补齐了产业发展硬件短板。在组织实施“一水两污”治理等项目中,她采取实地跟踪了解重点盯、日常开会调度随机盯等方式,经常顶着烈日看现场、盯进度,详细了解基坑开挖、管道铺设、碎石回填等作业情况,先后组织完成53个村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城镇污水厂建设等重点项目,在全县率先完成集镇“一水两污”治理。
扑下身子领着干
面对压力顶得住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曾兆粉始终坚持“不用声音指挥人、要用身影带动人”,经常冲在一线领着干、带着干。
在锦屏西风电项目和红花山、小黑蚂光伏项目建设中,面对征租土地面积大、群众配合度不高等问题,她拿出“不服输、不怕难”的干劲韧劲,带队进村入户、走村串寨,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和想法,耐心细致宣讲政策、不厌其烦答疑解惑;遇到对政策有误解、不理解、意见大的群众,她总是“放下身段”反复谈,一次做不通就做两次、两次做不通就做三次,不完成任务决不罢休,最终用真诚真情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耗时8个月终于完成了7637亩的征租地工作任务。“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只要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就一定能够理解、支持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曾兆粉说道。
在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中,曾兆粉及时成立攻坚专班,整合镇、村、组3级人员力量,分片包干、挂图作战,并积极协调大唐集团等企业提供机械设备等支持,全力以赴抓好整改,仅用2个多月就率先完成整改任务,还支援邻近乡镇补充耕地后备资源1800余亩。截至8月24日,州级审核通过2092.15亩,整改通过率188.18%,排名全州第一。
敢想敢试创新干
产业发展有特色
曰者镇产业基础较好,山区的玉米,坝区的蔬菜、水稻、辣椒等传统产业初具规模,但一直以来都面临有好产品但没好品牌的问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质效不高。
曾兆粉到任后,紧扣“一村一品”抓产业,突出“土特产”品牌打造,申请注册“滥泥寨辣椒”“打磨山米源”两个品牌,采取“产业+基地+农户”“国有平台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通过品牌化运营增加产品附加值。短短两年,“滥泥寨”辣椒单价从40元/斤提高到80元/斤,打磨山米从2.5元/斤提高到3元/斤,促农增收550万余元。
同时,她着力推动曰者镇优势产业提质增效,采取引进龙头企业、产地直供等方式,大力推进万亩万寿菊、万亩烤烟、万亩蔬菜、万亩蚕桑“四个万亩”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散小弱”向“规模化”转变,“四个万亩”产业规模分别比2020年增长53%、23%、11%、15%,2022年实现产值20.3亿元,带动群众增收6100万元。为让村组干部“腰杆更硬、底气更足”,她还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路子,依托光伏发电、产业多元化等资源优势,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源动力,实现曰者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源头有保障、增长有渠道,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升,从2019年底的27.01万元增加到2022年底的76.15万元,增幅最大的村增长了408.3%。
(记者:苏宁 付连兵 陶晶晶)
(编辑:冯鹤 制作:张振飞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