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自信自立闯出一片新天地——访西畴县柏林乡党委书记王文凯
发布时间:2023-09-04 10:31:46
柏林乡位于西畴县南部,辖区人口1.14万人,是全县最远、最小的乡镇。王文凯到柏林乡任职以来,认真落实州委“小乡大志气、小乡大作为、小乡大发展”的要求,以“文山之干”坚定“小乡自信”,带领全乡干部群众提振信心挖潜力、拉高标杆争上游,创造性开展工作,闯出了一条“小乡也可大作为”的新天地。
“偏、远、小,没有存在感”,这是很多人、包括柏林干部群众对柏林乡的陈旧印象。初到柏林,王文凯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柏林现状!
他坚持静下心来学习思考,带着“柏林的优势在哪里、出路在哪里”这一课题,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学文件、学政策、谋思路,并经常走村入户找问题、听建议、找对策,先后与干部、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近百场(次),形成学习笔记12本,结合实际研究提出了柏林“民富、和顺、宜居、幸福、政和”的发展定位和“五个重点”发展路径,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指引下,柏林干部群众的人心越来越齐。
他想方设法激发干部之干,针对干部队伍中年轻干部多、思想波动大、家庭负担重等实际,坚持“双顶格”管理,在抓实从严管理的基础上,组织修订完善日常考核工作制度,经常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向县委推荐给予10名中层干部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采取“值班+轮班”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让干部正常休假,用实实在在的情感激励和人文关怀,让柏林干部职工的士气越来越高。
“柏林街子脏、乱、堵,雨天不穿水鞋进不去、街天谁都难进去”,群众反映强烈,这是王文凯到柏林任职之初面临的一大难题。
他迎难而上接过“烫手山芋”,针对“烂尾”4年的集镇改造项目,时常蹲点督促施工,多方奔走协调资金,在资金断裂的紧急关头,及时整合入村道路硬化结余资金17万元,完成集镇路面铺设“最后一公里”。同时,大刀阔斧组织开展综合整治,整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交通等多方力量收回被非法占用的公共资产,划定集镇功能区域,规范市场,统一商户门头广告牌,彻底解决了街道乱摆乱占、乱抢乱放、乱搭乱建等“老大难”问题,集镇秩序焕然一新。
他主动出击破解绿美难题,针对绿美建设动不起来等问题,不推诿、不逃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心打造生态绿美村庄老克田,并以此为突破口,充分调动起群众积极性。主动争取帮扶挂联单位的资金、智力支持,突出“小而美、小而净、小而宜居”,因地制宜建成“卫生健康”马蹄寨、“生物多样”龙树寨、“绿美产业”景德寨、“红色文化”弯刀寨等一批主题示范村寨,同步推行村庄卫生保洁包片制度,建立村庄卫生保洁乡级曝光平台,实现由“一处美”向“全域美”“外在美”向“内在美”“躲在深山无人知”向“美在深山有远亲”的华丽蝶变,柏林乡获评“云南省卫生乡镇”,全乡获省级绿美村庄命名1个、州级绿美村庄命名12个。
“人年轻、脑子活,不仅敢想,而且敢干”,这是王文凯给人的鲜明印象。
他敢于先行先试,针对农村垃圾乱堆乱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探索打造实施“5分钱工程”2.0版,采取“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每户自筹100元、与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环保公司签订协议”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展农村垃圾清运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垃圾清运收费全覆盖,为彻底撕掉柏林“脏乱差”标签补上了关键一环。
他勇于解放思想,着眼柏林地方小、人口少的“劣势”,按照“小而精”的思路,创新探索“智慧+”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与移动公司合作建设乡、村、组三级视频调度系统,建成“柏林知声”综合信息平台,推动形成基层治理“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格局,为西畴县推广使用“接诉即办”平台提供了参考借鉴经验,成功转劣势为优势、化短板为长板。
他善于拓宽思路,面对“落后”乡镇普遍存在的群众增收难题,探索推广提质增效兴产业、技能培训增就业、公益性岗位添新业等措施,提质改造八角、草果、茶叶等传统产业1.5万亩,开展“订单式”就业培训500余人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103人,建设乡域振兴综合平台带动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推动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9年的13836元提升到2022年的18418元,年均增长10%,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2022年,柏林乡党委被州委、州政府记集体二等功。
(来源:文山州委组织部)
(编辑:罗贤慧 排版:李法楠 责编:资云波 终审: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