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扎根基层二十年 笃行实干践初心——访文山市坝心乡党委书记王友方
发布时间:2023-09-08 10:36:53
8月28日,文山州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会议暨第八期“文山之干·书记大擂台”举行,会议表扬了1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
此次表扬的文山市坝心乡党委书记王友方、砚山县稼依镇党委书记马福皓、西畴县柏林乡党委书记王文凯、麻栗坡县杨万乡党委书记李升林、马关县马白镇党委书记陈正师、马关县坡脚镇党委书记杨洪旭、 丘北县曰者镇党委书记曾兆粉、广南县珠琳镇党委书记严正坤、 广南县旧莫乡党委书记刘朕、富宁县田蓬镇党委书记邓国君10名乡(镇)党委书记是“文山之干”的代表、典范和标杆,是全州各级干部、各部门奋力拼搏、干事创业的一个缩影。表扬先进,是为了弘扬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要学习他们对党忠诚老实的政治品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学习他们“文山有我、不负文山”的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学习他们扑下身子抓落实的作风,做苦干实干加油干的“施工队长”。要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精神,不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学习他们主动担当作为的境界,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即日起,“文山发布”系列平台陆续推出1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的先进事迹,以此号召全州各级干部要弘扬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深入践行“十种鲜明导向”,持续奏响“文山之干”最强音,将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持续引向深入。

坝心乡地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是盘龙河、暮底河水库的水源地之一,境内物种丰富、风光秀丽,是文山市的“后花园”。王友方到坝心乡任职以来,认真落实州委“小乡要谋大为,工作要精细”的要求,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践行“文山之干”。
“能从农村娃娃干到乡镇党委书记,一靠组织培养,二靠老实干事。”对于个人成长,王友方这样总结。他忠诚老实,扎根基层20余年,先后转战4个乡镇,一心扑在干事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向组织讲条件、提要求。
为严格落实州委农民增收“一口清”要求,针对坝心乡人口总数少,但外出人员多、家庭情况变化快的实际,王友方否决了一些乡镇干部提出的“让村组干部直接填报数字”的“短平快”建议,组织干部职工逐户走访、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用“笨办法”开展“我为群众建本账”活动,为全乡2078户群众逐一建立收支台账、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真正实现了一口清、户户清。
为擦亮“他披梨之乡”金字招牌,面对坝心乡他披梨这一“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有量难销的窘境,王友方决定不搞另起炉灶、不简单更换品种,扎根传统产业深耕细作,带领群众发展梨膏、梨酒、梨面条等衍生产品,并举办“他披梨花节”开拓第三产业发展路径,吸引游客12万余人次,实现助农增收160万余元,帮助群众吃上“旅游饭”。
为履行生态“守护人”职责,针对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时常出现开荒毁林的问题,王友方经常带队开展“护林保绿”行动,邀请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现场指导,协调林木种苗18万株,组织群众补植补种5000余亩,牢牢守护坝心的“绿水青山”。
“在乡镇,没有干不成的职工,只有不会带的领导。”这是王友方长期从事乡镇工作得出的经验。
他善于带着大家干,带头到独居老人牛正德家中堆柴草、收床铺、叠被子、扫院心,以身作则、示范带头,吹响了坝心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翻身仗”的冲锋号。细化“巡查、叫应、转移”工作措施,带头深入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整改,组织清理防洪沟渠15条80余公里,扛牢汛期地质灾害隐患防治政治责任。
他善于领着大家干,带领干部群众干在绿美建设一线,全覆盖走访38个村民小组收集问题,动员群众当“设计师”、乡贤当“出资人”,采取入户宣传、每日整治、固定清洁日、门前“三包”、设立红黑榜、“美丽庭院”评选、“卫生征信卡”7项措施,带动群众投工投劳2.9万余人次,建成州级绿美村庄10个、绿美公路12.5公里、村庄绿化景观8900余平方米,初步实现“抬头见绿、推窗见景、出门见花”,他披村、核桃寨村先后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和“文明村”。
他善于教着大家干,深入践行“三法三化”,总结推行周一安排任务、周三晾晒情况、周五总结评比的“135”工作法,实现安排工作时既明确到村又具体到人,晾晒情况时既张榜公布又实地督促,总结评比时既说不足又教方法的工作闭环,全乡干部职工工作质效持续提升,坝心乡党委被评为文山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
“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王友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时刻关心关注群众生活“小事”,针对部分群众多户共用一厕的“如厕难”问题,在完成市级下达的51口户厕改造任务后,又主动争取30口改造任务。入户发现视力残疾的独居高龄老人王玉莲“摸着”做饭后,他立即研究建立“7·15·30”服务机制,组织干部每7天走访一次生活自理难、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体,每15天走访一次“三留守”人员、孤儿等特殊群体,每30天走访一次低收入人员,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他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增收“大事”,深挖优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牵头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和发展家庭农场等模式,推动全乡1.3万余亩他披梨、陡脆李、车厘子等高原特色水果,5000余亩红豆杉、重楼等中药材和黑山羊养殖产业提质升级,构建了他披村他披梨、陡舍坡村陡脆李、坝心村黑山羊和核桃寨村、高笕槽村中药材的“一村一品”多样化产业发展格局,助农增收6800万余元。
他积极主动化解群众揪心“难事”,采取每个赶集日安排领导班子成员坐班接访、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开门大接访”等方式,及时收集诉求、回应关切、化解矛盾。在全省乡镇中,他首家将无人机三维地图模型运用到基层治理中,并探索实行“123456”基层治理工作法,形成了工作联动、矛盾联调、信访联治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他任职以来全乡未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和命案,坝心乡被列为云南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乡镇。
滚石上“坡” “脚”踏实地——访马关县坡脚镇党委书记杨洪旭
“咱这个书记干活有路数”——访砚山县稼依镇党委书记马福皓
做“善思、善谋、善干”的好干部——访马关县马白镇党委书记陈正师
自信自立闯出一片新天地——访西畴县柏林乡党委书记王文凯
敢字为先提干劲 干字当头显担当——访广南县珠琳镇党委书记严正坤
勇当固边兴边稳边的推动者——访富宁县田蓬镇党委书记邓国君
“立名杨万”的奋斗者——访麻栗坡县杨万乡党委书记李升林
(来源:文山州委组织部)
(编辑:罗贤慧 排版:向传帅 责编:资云波 终审: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