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以实干创造奇迹!“西畴精神”典型代表谢成芬这样阐述实干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3-09-14 22:30:09
在“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第十讲中
党的二十大代表、“西畴精神”典型代表
文山州西畴县蚌谷乡长箐村党总支党建第一书记 谢成芬
以亲身经历讲述“实干创造奇迹”的故事
带领大家感悟“西畴精神”
探寻“实干的力量”
大家好,我叫谢成芬。
作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我很荣幸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当听到总书记铿锵有力地说道,“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作为一名“西畴精神”传承人,我能够深深体会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
照片中这四双饱经沧桑、布满老茧的手属于肖家塘四愚公。
说到肖家塘,这是一个距离西畴县城仅仅十来公里的小村寨,但因为大山的阻隔,让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为了让下一代走得出去也走得回来,2006年,肖家塘四户人家摁下红手印,签下保证书,决定自己动手修通通往外界的道路。那一年,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候寿高28岁,其余三位均已年过半百。
为了保证进度,四家人规定,每天必须按时上工,四个人从早上七点干到晚上七点,中午吃饭就由四家人一家一天轮流送饭,而地里的农活儿,就只能全都丢给家里人。
从日出到日落,从严冬到酷暑,四个人、四双手,在悬崖峭壁上,用最原始的工具,凿子、锄头、钢钎、铁锤,一寸一寸地前进,一步一步地掏出一条毛路。就在通村道路还剩下最后几公里的时候,姚仕斌老人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在外打工的儿子赶回来,处理好老人的丧事,随后辞掉工作,拿起父亲的工具,加入到愚公队伍,继续修路。
当时,我所在的海子坝村还没有开始修路,我抱着取经的态度去向他们请教。正在修路的邓招财告诉我,小时候上学学过愚公移山,今年修不好明年继续修,明年修不好就后年接着干,如果我们这辈子修不好,还有儿子,儿子修不好还有孙子。也正是这句话,让我下定决心带领全村乡亲一起修路。
当时的西畴,愚公移山的精神可以说遍地开花,每天都在上演着向大山挑战、与自然抗争的感人故事。村支书李华明,带领15户群众苦干12年,在山崖上打通“最后一公里”进村路;刘家塘,全村男女老幼齐上阵,耗时十年在石头山肚子里挖出一条高三米半、宽一米半、全长三百米的穿山隧洞,彻底解决雨季大水漫田的水患;老教师刘超仁退休回到家乡江龙村,在“西畴精神”感召下58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炸石造地、封山育林、种植柑橘;从“与其等着看,不如自己干”到“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虽然口号不一样,但都在传递着一种双手改变命运、实干创造奇迹的精气神。
1989年,我嫁到海子坝村,因为干起活来风风火火的,乡亲们都叫我“拼命三娘”。乡亲们信任我,推选我当村小组长。我知道,村子里穷,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路。于是我提议,向邻村学习,自力更生,苦干实干,修通进村水泥路。村里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拉着我的手,颤颤巍巍地说,“成芬啊,听说你们要修路,我能不能等到那一天,能不能走上几步呀……”
我知道,这条路是村里祖祖辈辈的梦想,这条路将彻底改变海子坝村的命运。
全村17户人家集资5万多元,同时党委政府补助了近4万元的修路款和1000多吨水泥,2008年10月,我们开始修路。我不仅要管理工地上的所有事务,还要像男人一样抬着风钻机打炮眼、挖土方、背石头……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总要和男人们分组比进度,从来不认输。
在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渐渐感到胸部疼痛难忍,我以为是体力活干得多了,也没有在意,后来,疼得实在受不了了,我才到医院检查,乳腺癌中晚期。到多家医院复查,结论都一样,医生说我最多活不过三年!
那一刻,我感觉天都要塌了。如果我垮了,家人怎么办?如果我倒了,修到一半的路怎么办?我在病床上想了很久,创造医学上的奇迹,可能我做不到;但,和乡亲们一起创造修路的奇迹,我一定可以做到。就算死,我也要在自己修的路上走一趟!
我只住了一个星期的院,就带着大包小包的药和厚厚的检查单,踏上了回家的路。到家后,除了丈夫,我瞒着村里人,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修路上,直到有一天累倒在工地上,丈夫很心疼,才忍不住把我得了癌症的事告诉大家!
我们浇灌水泥路的时候,村里的老人们拄着拐棍,一步一步地跟在施工队的后面。我们浇灌一段、凝固一段,他们就用脚踏上去走一段,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就感觉到,我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是值得的。
谢成芬在云南省西畴县“西畴精神”展览馆里讲述治理石漠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我一边修路,一边治病,经过4年苦干,终于贯通了8公里长的水泥路。路修通了,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奇迹。当我走进医院,准备接受病魔的判决时,没有想到,我的癌细胞竟然钙化了。医生惊讶地问我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我笑着说,我吃的药的确神奇,药名有点长,就叫“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西畴的石头多,但没有西畴人的办法多;西畴的石头硬,但没有西畴人的骨头硬;穷的是西畴的土地,不是西畴的志气。西畴,是创造奇迹的地方,而创造奇迹的唯一方法就是“实干”!
对于西畴来说
实干可以把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
一代代西畴人接续奋斗
以惊天动地的壮举完成了改天换地的奇迹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实干可以打破命运枷锁
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
老一辈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
青年一代也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没有捷径,唯有实干!
(记者:何昕霖 海报制作:李果 部分图片综合于新华社、视听文山、文山发布网)
(编辑:冯欢彦 排版:王南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