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让老君山成为野生动植物生长的净土

发布时间:2023-09-26 16:27:16  

2022年6月,麻栗坡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通过在保护区内设置的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红原鸡。

2023年3月和4月,在麻栗坡县、马关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别通过红外线相机捕捉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

2023年7月,麻栗坡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蜂猴亮相央视《正点财经》,误入施工现场的蜂猴,在当地民警和群众的共同救助下,被带到野外放生,回归大自然。

……

良好的生态环境,日臻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体系,使麻栗坡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野生动植物生长的欢乐净土。

近年来,麻栗坡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坚决守住生态保护底线红线,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健全监测体系 自然资源保护成效凸显

“这棵10米高的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广西青梅。”近日,在麻栗坡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分布和生长情况。据悉,截至目前,麻栗坡县记录高等植物298科,1398属,3978种;第一期“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植物名录中麻栗坡有31种;第二期“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植物名录中麻栗坡新增长梗杜鹃、麻栗坡栎5种。县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菲氏叶猴、蜂猴、林麝3种,另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工作中,麻栗坡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实时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平台管理监测工作,按要求登记报送森林病虫害监测情况,目前,未发生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物非正常死亡现象。与县级工作组完成《麻栗坡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优化文本完善工作。配合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完成《麻栗坡、马关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麻栗坡、马关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巡护计划》的文本完善工作。与此同时,持续开展固定式红外相机布置监测工作,相继发现黑熊、豪猪、野猪等野生动物活动痕迹。通过与科研院校、院所合作,开展植物专类调查,培育本地特有植物。目前,通过与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合作,完成了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圆基莲座蕨、尖叶莲座蕨、云南观音座莲等六个物种的野外种群调查。

“通过巡护、野外调查监测等发现新物种,布设红外相机监测点、购置无人机、应用3S技术配合手机终端等措施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将继续开展保护区环境要素和社区情况,建立健全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监测、环境要素等数据库,为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麻栗坡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完善管护体系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该局将各护林员纳入“全国生态护林员信息管理系统”,时时掌握巡护数据,实现“林有人看,火有人管”。林区职工和护林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制定了护林员值班值守记录台账、外来人员登记台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巡山护林台账等资料,从严从实记录,让管护工作有据可查。坚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方针,对林区进行全面布控,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查、管控野外用火。严厉打击整治林区违法行为,严格管控进出保护区人员,及时纠正、惩治违法行为,最大限度保护森林资源。充实防灭火物资储备,及时购置风力灭火机、油锯等防火物资,为林区配置砍柴刀、高帮胶鞋、雨衣、迷彩服、水壶等巡护必备物资;强化物资管理使用,建立物资出入库台账,明确专人管理,做到数量、种类心中有数;定期开展设备维护,每月对各类森林防火扑火机具装备开展一次维护保养,确保关键时刻能拿得出、用得上。

加强宣传教育 提升应急防范能力

持续开展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森林草原防灭火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在5个林区开展防汛减灾应急综合演练。严厉打击整治林区违法行为,严格管控进出保护区人员,劝返非法进入保护区群众,按程序批准科研机构人员进入保护区开展科学考察。充实防火物资,夯实应急储备力量,加强对防火物资储备库应急设备和各林区现有应急扑救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对损坏的设备交由营林防火办统一进行维修。同时,广泛宣传,注重引导,提高群众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意识。利用“法治宣传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法定宣传日,摆摊设点开展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依托到爱卫网格区、乡村振兴挂钩村委会和疫情防控挂钩点开展工作契机,各林区管护站利用周边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大会的契机,深入开展森林防火、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做到“管护人员走到哪里,宣传工作就做到哪里”,力求林区周边17个村委会62个村小组全覆盖。

不断向好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生命乐土,也让人类遇到更多大自然的美好。

(记者:杨月波 通讯员:甄月明)

(编辑:李娟 排版:王南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