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一段边境线  三代守边人

发布时间:2023-11-21 09:19:37  

鲍国富在为界碑描红。

“一段边境线,三代守边人。”在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的老山和扣林山之间,有一个叫河边村的小山村,这里山清水秀,居住着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傣族等民族。村民鲍国富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他家是名副其实的“守边之家”,而且一守就是三代人。

鲍国富的爷爷鲍朝元是“边防民兵英雄”,鲍国富的父亲鲍廷相也兢兢业业做了一辈子界务员,直到2014年去世。鲍国富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后,一直守边至今。

1951年,鲍朝元参加了民兵组织,先后配合边防部队参加各种战斗50多次,后来成为一名守边人,直到65岁离世。他一生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1986年12月,原成都军区授予鲍朝元“边防民兵英雄”称号。1987年7月,鲍朝元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军英模代表大会。

鲍朝元离世后,鲍廷相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一名界务员,那年鲍廷相23岁。“生在边疆,长在边疆,就要守护好边疆。”他记住了父亲的嘱托。和平年代的巡边任务已没那么紧张,鲍廷相把精力放在了修建巡边路上,边修边巡、边巡边修,直到2014年去世。

这一年,在外拼闯的鲍国富得知父亲去世,匆匆赶了回来。缘于爷爷和父亲的“守边情结”,加上年迈的母亲无人照料,这一回来,鲍国富决定不走了,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家里第三代守边人。

鲍国富负责近10公里的边境线,这段边境线海拔从500米到1950米不等。最初的巡逻道是荆棘丛生的山路,每次巡逻都需要一整天时间,加之当地气候炎热,夏天每走一趟都是一次“汗蒸”。而到了冬天,巡边路上常常被寒风吹得睁不开眼。一把镰刀、一顶草帽、一块毛巾、一包干粮,鲍国富一走就是近10年。

如今,巡逻道已得到很大改善,鲍国富一家三代人的初衷却从未改变。鲍国富说:“我生在边境,长在边境,对环境也熟悉,当然有义务守好边境线。”

鲍国富回忆,自己第一次巡边是2000年。父亲带着他走,沿路都有鸟鸣声,累了就坐在山岗上看落日。“那时,我还不能理解爷爷和父亲年复一年走这条路的意义。现在,每当完成巡逻任务,站在山头眺望茫茫河山,我懂了,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一家三代坚持守边,是值得的!”鲍国富说。

鲍国富有个梦想——到北京去看看。今年9月,他的愿望实现了,作为民族团结、脱贫攻坚、爱国戍边突出贡献的边境基层一线代表,他加入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与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名基层代表一起,到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参观学习。

此行让鲍国富倍感荣耀,守边信念也更加坚定。从北京回来后,他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结合民族团结、国家安全、边疆建设等内容进村宣讲。“我会和乡亲们在边境上一直守下去,也算是对爷爷和父亲的交代。”鲍国富说。

(贺正凤 冯光友 周贤卫 文/图)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