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云南日报》点赞文山州麻栗坡县:互市贸易 惠民利企
发布时间:2023-11-21 15:46:27
11月21日
《云南日报》刊发文章
《互市贸易 惠民利企》
点赞文山州麻栗坡县充分利用口岸互市贸易资源优势
探索形成“党支部+合作社+互助组+边民”运作模式
带动边民增收致富
实现边民互市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升级
真正实现了惠民利企
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
每逢马崩街赶集日,麻栗坡县天保口岸街面上总是人来人往吆喝声不断,天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两边则站满了需要办理出入境手续的群众。
过去,天保口岸边民以零散经营为主,在互市贸易过程中面临着交易难、成本高、收益小等问题。今年以来,麻栗坡县充分利用口岸互市贸易资源优势,探索形成“党支部+合作社+互助组+边民”运作模式,通过以边境村委会党支部为核心、互助组为平台、党员干部为骨干力量的创业带富方式,化边民单打独斗为抱团互助合作,带动边民共同增收,实现边民互市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升级。目前,天保镇、麻栗镇、猛硐乡的7个边境村委会3个社区已成立边民互助小组50个,累计注册边民4684人,截至目前,14.72万边民参与互市贸易,边民增收980余万元,人均增收近3000元。
“以前,边民互市交易以整进散出为主,需要边民每天前往出入境审查机构现场申报,程序十分繁琐。”天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董干分站副站长张强介绍,如今,边民通过“边互通”App进行线上操作,每天能完成8000元免税额度的进口申报,实现了足不出户开展互市贸易。依托“边互通”App,不仅简化了通关流程,更提供了企业与合作社供需对接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麻栗坡县大力助推落地加工产业发展,采用“边民+合作社+加工企业”的形式落实“边民互市+落地加工”。组建11个边民互助合作社,4个已试运行,协助边民完成3330户互市贸易小组法人登记和注册申领工商营业执照。先后引进了麻栗坡农旅集团、麻栗坡县吴侨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加工企业落地云南麻栗坡边合区,开展各类农副互市商品精深加工,提高互市商品附加值,形成以贸带工、以工促贸的良性互动,扩大边民就业渠道。
“新模式运行后,村(社区)、合作社与落地加工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供销合作。今年上半年,社区的锐盛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边民互市贸易已实现收益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15万余元,群众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天保镇船头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梁纵欣喜地说。
今年以来,麻栗坡边民互市贸易蓬勃发展,1至9月,天保口岸完成互市贸易14.65亿元,货运量23.59万吨。其中进口12.43亿元,货运量21.71万吨;出口2.22亿元,货运量1.88万吨。
(云南日报见习记者:王世涵 通讯员:杨晰)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