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文山市已完成134个!在建10个!
发布时间:2023-11-23 11:16:44
自文山市农村村组自建硬化道路
三年大会战启动以来
全市各乡镇街道积极推动道路升级改造
组织群众投工投劳
出钱出力
共同改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已完成施工项目134个
共261.389公里
记者在德厚镇感古村委会菲泥白村的入村口看到,昔日简陋崎岖的泥巴路已经变成了平坦宽敞水泥路。菲泥白村村民王忠能说,这条路之前是坑坑洼洼的土路,骑车不仅颠簸,下雨天出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今,泥巴路“摇身一变”,变成了崭新的水泥路,出行更安全了。
感古村委会菲泥白村村民王忠能说:“现在路修好了,下雨天骑摩托出行也不怕车子陷进泥里或者打滑摔跤了,群众出行更安全了,非常感谢政府的帮助。”
据了解,这条路全长1365米,宽4.5米,于去年年底开工,今年1月完工。除政府、挂联单位的补助外,群众还自筹了21万元。
感古村委会菲泥白村党总支部书记罗绍能介绍,根据道路情况,设置了涵洞和挡墙便于道路排水。这条路修好以后,不仅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环境,群众出行、拉农产品去卖都方便了,更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德厚镇副镇长邓兴明向记者介绍,自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工作启动以来,德厚镇申报自建道路项目14条,专班审批2条,共40.662公里,涉及8个村委会15个自然村。截至目前,12条硬化道路已完成市级专班初验。
“道路通,对群众出行、产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协调申报项目,同时协调村集体、群众集资、社会集资共筹集资金280万余元。下一步,德厚镇将一如既往按照‘党委政府引领干、基层干部带着干、西畴精神激励干、群众比学主动干’的工作思路,始终把村组道路建设作为关乎群众的‘切身大事’,将道路硬化起来,让公路美起来。”邓兴明说。
走进秉烈乡清水井,在通往砚山地界的村组道路硬化项目点看到,路面已完成前期硬化和保养,正等待着刻纹护路肩。据了解,这条公路全长12.063公里,涉及阿里邑、马鞍山和迷你姐三个自然村共240户人家,是三个村子唯一的通行公路。
倮家邑村党总支部书记王绍林说,由于原来道路凹凸不平,车子进出难,也导致产出的农作物运不出去销售,价格相较其他村子也偏低,影响农民收益。“现在路修好了,农产品流通速度加快了,村民的收入也提升了,这对村里经济发展有很大好处。”
据了解,为解决村民出行难题,秉烈乡积极开展群众宣传动员、自筹资金使用监督、项目实施质量跟踪工作,有效形成乡、村、组三级工作网。申报自建道路项目26条共73.273公里,目前建好11条,在建3条秉炭路至小迷、迷你姐至三丘田、清水井至砚山地界,预计明年1月完工。剩余项目争取2024年底全部完工。
秉烈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马开鲜介绍,截至目前,秉烈乡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1%。接下来,乡党委政府将持续压实三级责任,加强群众宣传动员,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努力在三年大会战时限内,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难出行”的问题。
据了解,2022年以来,专班总下达248个项目,共540.758公里,截至目前已经启动建设143个,已经完成硬化134个,在建项目10个。
下一步,文山市将牢牢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全力推进村组道路硬化项目建设,紧紧抓住农村村组道路建设“三年大会战”的契机,实现全市所有自然村均通硬化道路的目标,用“美丽道路”助推乡村振兴。
补齐农村道路建设的短板
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工程
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增强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
铺就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幸福的“快车道”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董飞 排版:王南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