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重点提案督办,让文山乡村旅游越来越好

发布时间:2023-12-06 10:20:41  

打造旅游品牌 赋能乡村振兴

——文山州政协重点提案督办记

日前,文山州政协召开主要领导提案督办工作会议,协商督办重点提案《关于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近年来,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绿美文山·洁美村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村镇”申报、“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等工作的开展,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拥有秀美自然风光的村落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风”悄然兴起。文山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生态环境界别的范俊珺、王郦、蔡世昆、赵礼、马隽等5名委员联名提交了题为《关于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该件提案被列为文山州政协今年的重点提案之一,由州政协主要领导领衔督办。

建议: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旅游为群众带来一定收益的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一些地方村庄建设千篇一律、风貌雷同,没有能够吸引游客看得上、记得住、玩得好、还想再来游一次的亮点,让前来观光的游客觉得索然无味。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与稳定收益的获取,各地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优、特、奇’旅游亮点及配套服务。”范俊珺说,他们在提案中建议,在乡村旅游中结合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发展进行合理、长远的规划。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与农时节令相匹配,打造油菜、辣椒、梨花、李花、林果、草场等应季作物观光区。

提案还建议,要结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传授、彝族民间手工刺绣服饰传承、民族银器工艺传习及少数民族传习馆的建设,以现场参观、讲解并让游客现场体验各种文化传承技艺的形式丰富乡村旅游项目。并且,在不破坏生态,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利用好当地的秀美自然风光,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打造“康养旅游地”。结合本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民居、民俗、民族节日进行建设。在现有的已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景点”中优中选精,重点建设;系统谋划、统筹规划,以全州8县(市)“一盘棋”的干劲推动乡村旅游工作向好、向优发展。

办理: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在提案督办会上,提案主办单位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协办单位文山州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对该重点提案办理落实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据介绍,目前,文山州已启动编制《文山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拟按照“双廊五区”(双廊:七彩民风乡村体验廊、沿边红色文化体验廊;五区:壮乡古韵、水上彝乡、红色沿边、三七康养、喀斯特绿洲5个乡村旅游集聚区)空间发展布局,打造以生态观光、三七康养、红色沿边、度假休闲、民俗风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目前,已完成初稿,正在修改完善。今年以来,按照《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山州资源资产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及时成立文山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专班,对全州文化旅游资源资产包含乡村旅游资源情况开展清查普查,目前,清查普查阶段基本结束。

一直以来,文山州鼓励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推动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加强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创新产品开发,组织“文山好礼”评选及“文山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休闲壮乡·非遗购物节”展销活动,使非遗走入大众视野,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和文化感召力。开展“非遗工坊”申报认定,对全州传统技艺类工坊的手造产品、经营收入、用工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全州23家非遗工坊在周边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左右江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优势,在“中共滇桂黔边区工委扩大会议会址(砚山阿猛、丘北天星)”“楚图南故居”“柯仲平纪念馆”等文保(博)单位开展读书会、红色情景剧演出,活化利用文物资源。

督办:推动旅游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以打造“国内康养旅游新高地”为目标,文山州各县(市)有针对性地打造康养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康养示范基地,不断增强高端供给能力,打造康养旅游特色品牌。同时,围绕“打造独具特色山水田园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结合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补齐弱项短板,深挖民族文化、打造地方特色,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产业加以培育扶持,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共享乡村旅游成果。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政策支持和投资导向,加强项目储备,发改、财政等部门协同将砚山石漠公园保护展示、丘北喀斯特湿地公园保护展示、“边三县”智慧广电固边工程纳入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范围,争取专债资金13.1亿元支持西畴县香坪山森林养生谷、西畴三光石漠生态旅游区、麻栗坡县国门水上运动、丘北县创建普者黑国家5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丘北普者黑风景名胜区猫猫冲生态湿地、广南县中国溶洞与穴居原著景观旅游基础设施等6个项目建设。

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按照督办要求,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创新工作举措,注重办理实效,全力以赴把重点提案办成精品案例,为全州政协提案办理当表率、作示范。下一步,文山州将把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开展好工作。首先是站在游客的角度来思考,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配置产品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品质,抓好旅游“六大要素”提升,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各项工作成效和质量。其次是积极整合国家、省、州、县(市)级各类资金,支持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县(市)、乡为主,盘活现有资源,有效吸纳集体、民营和居民个体进入休闲农场、乡村民宿、农业庄园等领域开发,推进大众休闲类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强化品牌意识,加大乡村旅游品牌目的地培育和宣传推介,打造旅游品牌示范村。突出“一村一品一特色”,坚持多产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发展研学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参照国家3A级景区标准评选30个最美旅游村,培育文山“最美乡愁旅游带”,开展1次最美乡愁旅游村寻找活动,将全州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按照国家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打造和建设,打造边境风情游旅游线路。最后是协同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荐申报;协同林草部门申报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协同民族宗教部门申报实施27个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协同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部门在“土、特、产”发展方面有新突破,着力推出观光农业休闲游、乡村生态游、中草药康养、茶叶、辣椒、石斛等乡村特色产业产品。同时,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文旅促消费主题系列活动引向深入,推动综合经济增长。创新招商模式提升招商引资成效,策划、包装一批吸引力强、可行性高的景区、汽车营地、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加大农旅融合项目推介力度,多方面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建设,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深入坦诚的互动交流,让提案的提、办双方凝聚起共识。与会人员期望,通过提案办理,能够加大农旅融合项目推介力度,有效推动文山州乡村振兴发展。

(据《云南政协报》)

(刘霞 华才文)

(编辑:罗贤慧 排版:张振飞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