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 | 马关:巧借基层治理“五股力”,弹好文化振兴“五弦音”
发布时间:2023-12-06 15:26:00
文网讯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中,文山州马关县创新“五治”结合模式,凝聚基层治理“五股力”,弹好文化振兴“五弦音”,掀起文明乡村建设热潮,全县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国家级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镇11个、省级文明家庭2户,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占比分别达84.6%和80.5%。
凝聚政治合力,为基层坚定“主心骨”。以党建为引领,鼓励推荐年轻高学历人群进入村(社区)工作,用党建“一根针”串起网格治理“千条线”,不断提升网格治理精细化水平。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深入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全面推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和“红旗村”争创工作,推动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县130个村(社区)党组织共配备村(社区)干部1043人,全县80个党组织和2165名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完成志愿服务活动88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27万余小时。
激发自治活力,为基层注入“原动力”。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发动群众自主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并签字认可,不断激发群众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新时代的新风尚。以户为单位制定下发征信卡,建立征信档案,将征信情况作为县、乡、村办事的“通行证”。同时,结合各阶段重点工作,对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超氛围。目前,全县制定并发放征信卡13.4万余张,1997个村均已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并成立红白理事会。评选出全国最美家庭1户、州级最美家庭6户、县级最美家庭50户,州级绿色家庭5户,绿美庭院2540户。
增强法治定力,为基层把好“方向盘”。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手段,组建矛盾纠纷调查组,收集各类矛盾纠纷,聘请专业律师为群众答疑解惑,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持构建法律援助和救济帮扶保障机制,为老、妇、孺、残等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驾护航,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坚持用好应调尽调原则,将法治宣传融入调解过程,围绕纠纷争议点,从法条出发,面对面为当事人现身说法,以案释法主动向当事人讲明事实、讲明法理,边调解边普法。
强化德治内力,为基层竖起“基准尺”。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多次举办道德模范评选工作,从身边选出道德模范,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掀起想比就比道德、要做就做好事的风潮。
激活智治动力,为基层搭上“顺风车”。建设“智慧边境”,运用“互联网+高科技”模式,让科技之光照亮边境。探索“智慧生产”,在技术改造和政策支持方面,支持云南华联锌铟公司建设“智慧矿山”和“工业大脑”云平台,规划建设“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园区,让科技惠及产业工人。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数字管理中心,开发和运用随手拍App,提升群众管理城市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牵引城市建设。易地搬迁点南山幸福社区运用智慧管理系统,为搬迁群众提供教育、医疗、就业、交通等一站式服务,让科技惠及居民。推动智慧政务,建成全州第一家智能办税大厅。
(来源:云报客户端 文山州乡村振兴局)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