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文山市:以乡风文明之“魂” 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3-12-06 15:44:18  

近年来,文山市按照中央、省、州文明办工作部署,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通过强化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倡树文明乡风,推动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新风吹入乡村。

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产业兴旺,乡村才有活力、群众才有盼头。近年来,在石漠化面积占80%以上、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9亩的新平街道红旗社区庄子田村,结合喀斯特地貌的实际,大力发展种植仙人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于2021年7月注册成立庄子田集体经济合作社,实行获取收益的20%提取作为产业后续发展资金和村集体资金、30%分配给全体村民、50%按照土地入股面积占比进行分配的“235”利益分配机制,让土地变股权、村民变股民,全村106户3000余亩土地通过合作社抱团发展,仙人掌种植面积从700亩发展到了今天的3000亩,走上了抱团发展的致富路。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发展绿美产业,庄子田村小组每户每年收取120元的费用,用于聘请保洁。“我们还借绿美乡村建设之机,采取集体出资、争取补助、群众投劳的方式,安装路灯88盏,修复排污管网及排污管道7.3公里。此外我们还集体出资安装了36个监控摄像头,对全村情况时时监控,哪家的牛粪没及时铲,哪家乱堆乱放,通过屏幕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了。”庄子田村党支部书记鲁春红介绍道。

2022年以来,庄子田村累计销售仙人掌果560吨,销售额达500万元,亩产值达7500元,群众最高收入达1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余元。近年来,新平街道红旗庄子田村坚持从乡风抓起,从群众的思想抓起,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文明乡风、移风易俗让文明浸润乡土,凝聚干群力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刷新乡村颜值,实现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同步推进,谱写农村移风易俗新篇章。

绿色农业+文化康养旅游+田园社区

在文山市新平街道高末城市田园综合体现场,放眼望去可见“层层叠叠上远山,蜿蜒逶迤绕云间”的梯田美景。文山城市田园综合体项目依托土地整治,对项目区内水资源、农业土地资源、村落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以此呈现一个自然、悠闲的田园风光。整个项目规划面积45000亩,东侧以林地及汤董塘为界,南以道路及盘龙河为界,西以高末小寨村、林地、茂地水库为界,北以马厂村、小寨村为界,距文山市中心10公里。该项目是集现代绿色农业、文化康养旅游和新型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定位为“中国大型田园综合体、云南高原健康度假公园、文山乡村振兴示范区”。

该项目规划有两个中心、三个集群、四个园区,两个中心为农产品交易中心、游客中心;三个集群为新兴农业产业集群、娱乐康养集群、文创研学集群;四个园区为休闲农业体验园、现代农业展示园、主题游乐园、民族文化特色园。项目共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学、园、附”9大板块共50余个子项目。项目建成后,提高了土地价值,推进建设现代农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使文山的田园文旅之梦化为现实!

培育文明乡风 让文明之花盛放

“和为贵”“诚立身”……走进土司城村,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被有序地悬挂在文化墙上,点点红白的文明画卷装饰了绿美土司城,一句句文明标语也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刻印在村民们的心中。为了让文化新风吹入村民生活,土司城打造了1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宣传墙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方针政策、中华传统美德、“二十四孝”等主题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新风。

柳井彝族乡土司城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明星村,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村就因凭着“苦干、硬干、拼命干”的精神人工开山炸石,把一片乱石成群的山坡地改造成保土保肥标准台地成为全市“农业学大寨”的榜样;2010年以来,该村又先后获得县级“平安村寨”,市级、州级、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并于2020年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自开展移风易俗以来,土司城村充分利用“一约四会”,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村民按照标准实行,村规民约成为了移风易俗的“好帮手”。移“旧风”易“陋俗”,一场场浸润人心文明宣讲,一项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汇聚起了全民参与的文明村庄聚合力,如今的土司城村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村,也是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文明村。

近年来,文山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推进,持续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度,以产业发展、典型引领、移风易俗为抓手,推动“城乡文明”融合发展,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以乡风文明之魂筑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冯鹤 排版:向传帅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