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抓好六件事 为民办事解难题⑨ | 文山州: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19 11:00:46
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文山州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扎实开展群众工作,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增强了党的群众基础。
丘北县:“党组织+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支部领办公司,解决谁来引路问题。丘北县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产业链上,共向龙头企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选派党建指导员125名,指导党组织领办的集体经济实体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整合资产资源,解决资源闲置问题。在全面摸清各行政村闲置的预留用地、铺面、房产、荒山、林地、水域等“沉睡”资源和存量资金的基础上,采取村级自主经营、租赁、入股等方式,推动闲置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抓实联农带农,解决群众增收问题。丘北县立足丰富的土地资源,引进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十里莓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采取土地流转、基地务工、产业发展带动等方式,探索“公司+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村民”抱团发展模式,由村党组织牵头统一供应花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入库,带动农户发展万寿菊和蓝莓产业,实现利益捆绑“联”农、经营主体“带”农、稳岗就业“助”农目标。
截至目前,全县通过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带动农户7.91万人就地就近务工,人均增收1.86万元。2023年全县22.5万亩万寿菊产业预计为26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33.65万元,2500亩蓝莓产业预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余元,实现了群众增收与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双赢”目标,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马关县茅坪村:以“十百千万”工程为引领 谱写国门小镇新华章
立足实际做好规划“绘蓝图”。茅坪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项目争取专项资金600万元,主要是新建进村道路,雨污分流,电网改造,民房改造提升等内容。为做好项目规划,党员干部多次深入茅坪村了解民意,召开群众会议6场次,召开镇村研讨项目方案5场次。通过多轮的深入调查,收集民意,结合上级领导的建设意见,最终确定了建设方案。
党建引领做好示范“强保障”。在项目建设中,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依托都龙口岸“国门大党委”优势,充分发挥党总支,党支部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在全村选出有影响力群众代表12人组建“自建委员会”,并组织村上22名党员编组参与建设,组建群众工作组、土地协调组、拆迁组等工作组织,定岗明确责任开展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用好资源做好经济“共致富”。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项目的实施,茅坪村从“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路泥浆”破败村落,变成鸟语花香的“南疆国门小镇”,为茅坪加快发展和群众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砚山县:多方发力绘就绿美新画卷
砚山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县、乡、村、组“四级书记”抓绿美行动的网格化全覆盖组织领导机制,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绿美砚山”建设黄金期,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抓实“绿美乡镇”“绿美村庄”“绿美社区”“绿美校园”“绿美公路”“绿美庭院”建设,努力实现一处美到全域美。
江那镇听湖村委会柏布榔村小组7名党员精准抓住砚山县绿色铝产业园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以不等不靠、主动求发展的热情和干劲,率领全村群众倾力建设新家园,县委第一时间派出由一名县委常委任指挥长、一名镇领导任工作队长的驻村工作队,把“江那镇绿美村庄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建在村中、建在绿美村庄建设第一线。
着力打造以阿舍乡斗南村、八嘎乡竜所村委会大石洞村“自己动手建家园,绿美家园+致富产业让日子越过越甜美”绿美村庄为代表的2.0版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两个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县级包村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以及乡镇干部带领广大农村群众书写了牛住“专房”、人住“花”房的时代新篇章。
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这一难题,砚山县采取“户清扫、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以县包乡、乡包村(社)、村(社)包村(组)、村(组)党员干部挂包到户的形式,将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维护、保洁费收缴、门前三包等纳入村规民约,实行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费制度,形成砚山县特有的“农户自筹+财政奖补”模式,有效破解了“经费从哪里来”的难题。
基层党组织是党员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各县(市)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纪律性,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记者:刘红丹 整理)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鹤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