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扎实推进“石榴红”工程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3-12-19 16:45:51
近年来,文山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实施“石榴红”工程,创新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用共同理想信念铸魂。打造“融媒体+民族团结”宣传品牌,一体发力打造媒体矩阵,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开展“团结兴边看文山”主题宣传活动、“石榴红”系列活动、民族节日节庆系列文化活动,全方位讲好文山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故事。组建县乡村三级国门宣讲队、民族语言宣讲小分队,深入边境村寨上好“感恩课”“爱国课”“国防课”。边境村寨家家户户规范悬挂国旗,用石头堆砌出党旗、国旗等图案,“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成为各族人民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坚持以精神财富固本。用好深植文山大地、滋养文山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学习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积极推动49件州级民生项目和232件县(市)级民生项目落地落实,确保505条为民办事清单在规定时限内取得实效,推动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一批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
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围绕“一县一特色”“一月一活动”工作思路,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民族节庆和文化旅游促消费、民族团结大舞台系列活动。深入实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等民族文化项目26个,壮族纸马舞、苗族响密乐等一批民族民间文化技艺得到保护传承,三七文化、坡芽文化、句町文化等成为亮丽的文化名片,民族舞剧《幸福花山》《铜鼓姑娘》获全国大奖。
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统筹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围绕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绿色铝、三七、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四大重点产业,加快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世界“三七之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和世界的“世外桃源”。
大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州各类公路通车里程1.79万公里,是全省率先进入高铁时代的州(市)之一,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砚山机场开通航线13条,3小时可直达全国一线城市。
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实施“教育兴州”战略,制定出台教育、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2023年教育综合发展系数全省排名从2021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3位,全州本科上线率56.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持续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注重建设多民族共居的互嵌社区,依托中国传统节日、民族节日搭建“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平台,开展“结对子”“手拉手”“一家亲”“长街宴”等联谊和交流活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走出去一批、请进来一批、线上开展一批、州内交流一批等形式,积极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跨区域、多样化双向交流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全州参与人数达6000余人次。
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依托景区景点开展民族节庆暨旅游促消费系列活动,重点打造10个夜市经济聚集区或商业街区,打造2条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旅游线路,实施25个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建立与东中部地区劳务协作机制,开通劳务直通车,实现各族群众到东中部地区就业69.84万人。
实施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农民增收一口清、基层治理一网兜、绿美建设一直抓”“三个一”行动,创新开展边疆民族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切实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
加强平远片区“三区”建设。组建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进驻一线,全力推进平远片区“三区”建设,实施“石榴籽”“枝繁干壮”、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等工程,投资实施“三区”建设项目115个,平远片区成为各民族亲友共聚、文化共享、经济共融、社会共治、情感共鸣的交流平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山样板”。
依法保障民族团结。充分发挥“双立法”优势,立足有效管用,颁布施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7件、地方性法规2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城乡建设与管理、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充分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切实将地方性法规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探索创新强示范。以“十进十创”为载体,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平远片区开展具有区域特点的“三区”建设,实施“精神家园”“金种子”“枝繁干壮”“石榴籽”“民心满意”五项工程,建设一个以民族团结之美为核心的“美美的平远”,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目前,全州累计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5个、示范单位7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8个、示范单位330个、教育基地4个;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448个。
丰富载体搭平台。在文山、砚山等县(市)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场馆、街区、广场、公园。目前,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8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个、主题教育馆1个、主题街区3个;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基地3个、广场1个。
(来源:文山州民族宗教委)
(编辑:唐雪娇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