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麻栗坡:产业路上“牛”劲足 乡村振兴有“犇”头
发布时间:2023-12-20 15:41:24
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麻栗坡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管理基础,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不断壮大“牛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注入新活力。
走进八布乡和平行政村的肉牛养殖合作社的试验示范基地,占地11.2亩的养殖场内建设了隔离舍、草料棚、育肥舍、母牛舍、青贮池等基础设施,还建有兽医室、消毒室和办公室等配套基础设施,年初从山西太原引进的50头能繁母牛目前已在和平村成功安家落户,茁壮成长。
建设成立肉牛养殖基地,肉牛养殖需要草料,合作社自身种植牧草30亩,并利用订单收购的方式,引导30余户农户栽种玉米、象草等草料作物100余亩,目前已储备青贮200吨,干草20吨。合作社利用能繁母牛的繁殖能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制定出“先领养,后交单”的订单模式,将犊牛向本地农户出售进行饲养,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养牛户年均纯收入增加3500元以上。肉牛养殖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促进了和平村村集体经济与村民经济收入共同发展,渐渐成为和平村的“一村一品”。
“肉牛产业的发展是我们村走上乡村振兴致富路的一个契机,我宁可不当支书,也要把牛养好。”面对合作社接下来的发展之路,和平村党总支书记杨盛跃深感责任重大。
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和平行政村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并吸纳2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人均年收入8万元。
和平行政村的村集体肉牛养殖示范基地是麻栗坡县整合中央和省级财政的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扶持村集体发展三个肉牛养殖场之一,目前,已投入项目资金380万元,存栏肉牛130余头,带动200余人就业。
和起步较晚的肉牛养殖场相比,麻栗镇南油行政村云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远方肉牛养殖场,已经发展为麻栗坡县肉牛养殖合作社中的“领头牛”。
走进麻栗镇南油行政村云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远方肉牛养殖场,一排排圈舍宽敞整齐,饲养员娴熟地将搭配好的草料倒入食槽,一头头体型健硕的肉牛悠闲地吃着营养丰富的“午餐”。
合作社负责人游国明在2014年12月成立云盘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经过9年时间的努力,游国明也成为了地方小有名气的“养牛土专家”。对于养牛,他有自己的心得:“我们养殖场内装备了饲料粉碎机、搅拌机、装载机、饲料运输车等基础设施设备,能够独立完成青贮饲料制作、肉牛饲料配合、一般疾病的诊断与诊疗等工作,通过‘低价买进,适时出栏’双向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巧妙避免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损失,保证合作社收入稳定。”
合作社在今年第一季度存栏肉牛213头,目前已出栏肉牛85头,养殖收入125万元,种植牧草110亩,储备干草60吨。
发挥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麻栗坡县积极培养肉牛养殖土专家,用好用活乡村振兴带头人,解决肉牛养殖技术难题,提高科学养牛饲养水平,不断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目前,已培养肉牛养殖方面的土专家9名。
为大力发展地方肉牛养殖经济,麻栗坡县相继制定出台了新增犊牛奖补、肉牛保险等4项肉牛产业扶持政策措施,此外,鼓励引导群众开展肉牛养殖市场营销,积极培育肉牛销售经纪人,解决群众养殖肉牛买难卖难问题,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发展肉牛养殖,积极推进肉牛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兑付资金200万元,符合奖补新增犊牛8023头、建设牛舍700平方米、种植牧草1519.02亩,培育养牛销售经纪人16名。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项目带动,麻栗坡县2023年肉牛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预计年末存栏5.6万头,出栏3.72万头,实现产值2.6亿元。
(麻栗坡融媒体中心记者:冯光友 通讯员:张科方)
(编辑:周秋 排版:冯鹤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