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马关县政协: “委员之家”激活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12-25 09:53:56
屋外碧草连天,风景优美,屋内各类图书整齐罗列,展厅内的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生动形象……坐落于马关县马洒村的文化艺术界委员工作室充满了艺术感。
今年以来,马关县政协坚持把委员工作室作为推动委员下沉履职的重要抓手,突出委员专业特长和界别优势,着力整合委员资源,丰富委员履职形式,发挥委员专业优势,聚焦“实用、管用、好用”的“三个用”目标,大力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走出了一条“政协走进群众,群众走进政协”的创新实践之路。
马关县政协把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为2023年工作重点,专题研究制定《政协马关县委员会委员工作室建设方案》,为委员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围绕“党政所想、群众所盼、协商所需、委员所能”,坚持“成熟一个、创建一个、推广一个”的“三个一”原则,采取自下而上筛选申报、自上而下审核把关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各具特色的工作室。聚焦民族文化特色,组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作室,积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围绕农业优势,借助委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组建“黄小七”委员工作室,助力马关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立足马关县教育发展,组建教育界委员工作室,借助委员专业优势整合全县教育资源;抓细做实强边固防工作,组建熊光泽委员工作室,不断厚植家国情怀,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致力于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履职为民的“服务区”、履职充电的“加油站”、发挥作用的“示范点”。
目前,文化艺术界委员工作室共举办农文旅融合读书会、“文化沙龙”和开展阿峨壮族农民版画、民族特色餐饮培训等活动26场3600余人次,积极融入马洒片区“百年老寨、千亩草场、万亩森林”旅游综合体,为民族文化发展、马洒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兴旺赋能。熊光泽委员工作室联合金厂镇60多名专职联防员开展强边固防知识培训、“云岭楷模”精神宣讲、委员和民兵联合“走边关”、队列训练和拓展联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守边固边、强边兴边的意识根植群众心中,让“云岭楷模”的精神在边境线上传承,建设起强边固防的钢铁长城。“黄小七”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农业界别优势、行业资源和委员专长,围绕一颗稻谷、一粒菜籽,续写“禾下乘凉梦”,形成“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的产销模式,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12期4600余人次,带动2100户农户发展优质水稻6480亩,9800户农户发展优质油菜2.8万亩,实现产值近2亿元,鼓足了群众腰包,实现从嘴上说到实在干的转变。教育界委员工作室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调研课题,积极组织界别委员与县人民检察院、卫生健康局、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调研,与留守孩子对话“成长”,与初高中学生交流“青春与责任”,聚智聚力收集意见建议10余条,为完善调研报告提供参考,让委员工作室真正成为社情民意的“收集站”。
马关县政协通过创新“委员工作室+”联动机制,立足自身专长,真心真情服务基层和群众,获得了一致好评。
(记者:刘梅 罗明磊)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