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看!文山市教育“四变”
发布时间:2024-01-12 17:03:14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为了将希望撒遍文山的每个角落,近年来,文山市紧紧围绕“一年有进步”聚焦“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目标,践行文山之干,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助推文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学区化办学助推教育之变
近日,结束了期末考试的东山乡中心学校,没了往日的热闹喧哗,但依然能看见刘梅老师的身影。“下学期的任务更重,六年级的孩子们面临着毕业考试的压力,我们要认真总结这一学期的问题……”循着声音,记者来到了会议室,此时,刘梅正和同事一起讨论教学。
2022年8月,担任文山市第四小学副校长的刘梅积极响应学区化办学模式,从城区到学区成员校东山乡中心学校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一职。有着20多年教学经验的她,曾到过上海、北京、重庆等地开展过培训,在数学及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到学区成员校担任支部书记、校长期间,刘梅根据东山乡中心学校实际情况,以学区化办学为契机,合理运用学校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统一教师“7环节”备课法,在课堂教学中不定时随访,或当堂示范教学,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刘梅说:“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城乡结对共建意义重大。农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更需要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更需要关爱,交流教师要带着情怀、带着感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带着‘星星之火’,让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成为‘燎原之势’。”
为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缩小校际、区域间办学差距,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质量,自2021年8月起,文山市建立以城区优质中小学校为龙头,领办乡镇学校的城乡一体化学区办学模式,设5个学区,涵盖10所城区优质中小学和15个乡镇中心学校(即2所优质的城区中小学校+2所较薄弱的乡村学校+1所中游乡镇学校为1个学区),实现14个乡镇中心学校全覆盖纳入学区管理。截至目前,共派遣76名教师到乡镇成员校任教,其中担任校级领导19名,骨干教师交流轮岗近80人。从乡村选派年轻教师到城区跟岗160余人,到学区学校短期跟岗学习逾4000人(次)。
以集团化办学助推教育之变
集团化办学是立足于城市发展需要的必要之举,是缓解基础教育阶段择校矛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上好学”需求的一种实践探索,也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种政策创新。
在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东校区(原文山市第二中学),语文老师秦彩通过视频播放《七子之歌澳门》引入课文《闻一多》,伴着平稳感人的旋律达到创景激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秦彩介绍说:“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这堂课我采用的是市一初教育集团的五步自主学习教学法,通过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互学、教师点播、当堂训练这五步提升教学质量,这也是我们集团化办学的一大好处。”
2023年7月,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成立,挑起初中学段集团化办学的重担,集团设立南、北、东三个校区。秦彩作为北校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被集团派到东校区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而她只是众多“交换岗位”的其中一人。
2022年以来,文山市先后成立文山实验小学、文山市第一小学、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三个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共享先进办学理念、加大干部教师交流、加强教育教学共研、拓宽人才培养空间等方式,形成新的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教育集团总部也尊重成员学校的差异性、多样性和自主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做到“一校一景,一校一品”,使教育集团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
以组团帮扶助推教育之变
近年来,文山市派出10名校长与骨干教师到上海静安区结对学校跟岗学习,上海市静安区先后派出12人次赴文山市支教工作,成为一颗颗催发文山市教育改革发展的“金种子”。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的姑娘过来了……”在文山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1)班教室,来自上海市静安区支教老师张建全正充满感情地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情景。据了解,张建全从事教育工作已有38年,在上海原单位作为学校中层管理,担任学校科研室主任,同时兼任高中语文教学。2021年,张健全一行4人组成的上海静安区援文支教团队抵达文山市,张建全担任工作小组领队,挂职文山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张建全介绍说:“我们派了8个教师参与到文山州的援滇支教活动,以组团服务的形式,落脚在一个点、服务多个面的做法,深入基层学校和教学点,进行一系列的教学诊断、研究与指导,参与力所能及的支教服务工作,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帮助文山教育的发展。”
据了解,援文支教团队以文山市一中为驻地,坚持全面关注全市教学,主动深入各类学校,进行课堂调研,把脉教学,传递教学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施策、帮助改进提升;助力教学研究,参与备课,提高教学实效;躬身示范带动,教学引领,指导规范教学;精心指导,研究课题,促进专业发展;开展主题讲座,教法指导,培养教学能力;传帮带教,指导新人,提升教学素养;积极参与公益,助学帮困,传递爱心温暖。着力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上海市静安区上海市行健学院、市北初级中学、市西中学等3所学校结对帮扶文山市2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文山州内由文山学院和文山市第一中学牵头,互相结对帮扶3所高级中学,覆盖初中、高中学段。除积极引入先进教育理念、技术、信息、经验外,文山市还借助“组团式”帮扶有序输送本地教师外出跟岗学习、研修培训,以“双向”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理念互通、教学方法互动,为文山培育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文山市一高英语老师董万琴说:“通过组团式帮扶,我到上海跟岗学习,感受最大的是他们上课方式新颖、对知识点的理解透彻,由一个知识点拓展到另一个知识点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他们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次难得的经历,让我对往后的教育有了更多的想法和信心。”
上海组团帮扶,为文山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2023年,文山市高考一本上线比上年增加18人,二本上线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中考620分以上53人,2023年8月获“文山州教育先进集体”。2023年文山市教育取得喜人成绩。
产教融合助推教育之变
文山市还通过产教融合兴职教,引导中职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市职中以“读大学”“考大学”“学技术”三条主线,开设公共管理、经济信息三大类18个专业,分别与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工业技师学院联合开办了五年制、四年制大专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强强合作,促进职校办学与企业双赢发展。
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吴炫志介绍,在下步的工作中,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强州府”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省、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部署,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校长职级制、县管校聘、城区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区制管理等重点改革,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巩固“双减”治理成效,抓好“三名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力推动文山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韦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