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共青团“三单式”抓实抓牢寒假关爱服务留守儿童工作
发布时间:2024-02-10 17:19: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近年来,共青团文山州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创新探索出了“希望澡堂”“五点半课堂”等具有文山辨识度、在全省全国立得住、叫得响、拿得出手的特色亮点品牌。
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为青少年办实事解难题,文山州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精准化、小切口”探索开展菜单式、清单式、订单式关爱服务,确保寒假期间留守儿童陪伴帮扶“不断线、不打烊”,按照“高频率、小规模”培育带动社会力量、挖掘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延伸工作手臂扩大服务范围。寒假共招募“三下乡”“返家乡”志愿者3229人,服务覆盖811个少年儿童之家,惠及2.65万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童心港湾、12355自护教育、情暖童心、圆梦微心愿等线上线下团属品牌项目活动1396场次,覆盖农村留守儿童13.56万人次,让全州农村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度过一个心情愉悦的寒假和春节。
倾听需求心声,精准点明症结,以“清单式”明确任务
全州各级团组织通过深入调研、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设立意见征求箱、发放调查表等多渠道广泛倾听青少年心声,将留守儿童急难愁盼问题“收上来”,逐一分析,从强引领、重关爱、护成长、聚合力4个方面提出了关爱服务留守儿童“清单”15条,着力打通服务青少年“最后一公里”。团州委全面启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三年行动,探索“三类课堂”,充实留守儿童课后时光,以“少年儿童之家”为依托,打造服务留守儿童“第二课堂”,组织特色研学活动,让假期“行走的课堂”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升级“五点半课堂”成为孩子家门口的日常活动圈。砚山团县委压实志愿者招募责任,创新招募模式,搭建线上线下混合招募平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面面推广吸引大学生踊跃参与,共招募232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155个“少年儿童之家”开展146场实践服务,覆盖5460人次,确保寒假期间服务留守儿童“不缺位”。广南团县委收集留守儿童心愿清单,充分发挥希望公益服务中心作用,积极向上级争取爱心资金、公益项目,联系发动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筹措爱心资金及爱心物资助学助困,为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物资,点亮379个留守儿童微心愿,用心用情为留守儿童送上“暖冬礼包”。
图为:广南团县委开展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活动
聚焦急难愁盼,精准匹配资源,以“菜单式”推进工作
深入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发动团干部、团员青年在为青少年办实事中当先锋、作表率,从小切口入手,将梳理出来的留守儿童问题“清单”转化为办实事的“菜单”,将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助力“双减”、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消防训练营”等服务落到实处。麻栗坡团县委深化集思政教育、科普宣传、文体活动和劳动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持续开展“七彩假期·情暖童心”示范性公益课堂,开设创意绘画、语言表演、环境保护、阅读分享、智趣游戏等多门兴趣课程,丰富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丘北团县委实施每周“寒假培训活动计划表”菜单管理,每周至少开展一至二次集中统一活动,以“遵循儿童意愿、结合村组实际、挖掘师资力量、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儿童本领”的原则,突出课程设置“新、特、全”特点,让留守儿童在实践中体会、在体会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富宁团县委强化资源整合,依托“少年儿童之家”等团属阵地,实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保护+”行动,引导青年志愿者、社会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防溺水教育、防校园暴力、防灾害和防意外等宣传宣讲活动106场次,并赠予微心愿礼物、爱心图书、学习用品等2000余份,惠及留守儿童1000余人次。
图为:富宁团县委开展创意彩绘公益课堂
延伸工作触角,精准派单服务,以“订单式”提升实效
以聚焦留守儿童需要为导向,推行“青少年有需求,共青团必回应”的工作模式,践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创新工作形式和载体,深化特色品牌提升打造,突出教育性、引领性、实践性、体验性,为留守儿童提供“量身定做、个性化、多样化”订单式服务,实现留守儿童心愿“订单”在哪里,共青团服务“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团州委创新“差异化”研学模式,为留守儿童“定制”了2场专属研学,以精准化、精细化推动留守儿童服务“破壁出圈”。“山海情”少年寻研学活动,让全州各县(市)22名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跨越2000多公里到上海与在外务工的父母团聚。“少年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石榴籽”研学交流活动,组织砚山县平远片区45名留守儿童与各县(市)45名各族留守儿童通过“边境行”等活动,弘扬“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感悟家乡发展与成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卫国戍边决心。文山团市委强化思想引领和仪式教育,通过一场红色演出、一次红色教育、一场爱心捐赠、一场红色讲座、一次爱心午餐、一场家校沟通“六个一”在德厚镇洒戛竜儿童之家开展“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50套羽绒服、30个书包、30份文具、30份书籍、30份运动器材。西畴团县委强化团教协作,发挥教学资源优势,邀请学校美术老师和艺术专业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到少年儿童之家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知识课堂+动手体验”的形式,让留守儿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马关团县委通过关心关爱“固心”、法治思维“固行”、实际工作“固根”三大行动,整合“一老一青”两支志愿者力量,对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培训,提升组织归属感和服务能力,发挥“五老”志愿者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情感优势,构建留守儿童寒假幸福港湾。
图为:西畴团县委联合校外少工委开展“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公益课堂
(来源:共青团文山州委学少部)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