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做实基层治理“最前端”!2023年全州人民法庭案件巡回率达90%以上
发布时间:2024-02-21 16:04:57
文网讯 近年来,文山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人民法庭为阵地,注重强基导向、坚持关口前移,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治理格局,抓前端治未病,推动更多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以司法实践回应民之所需,以温情调解厚植基层治理根基。目前全州已建成并实际驻地开展工作人民法庭15个,工作成效明显。2023年,全州人民法庭案件巡回率达90%以上,案件平均审理周期19天,收结案比99.3%,诉讼案件调撤率82.70%,并重点打造了部分具有特色的人民法庭工作经验。
平远法庭建立“民族团结示范法庭”,促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平远地区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约占辖区人口总数的60%,属于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平远法庭注重少数民族集聚地区案件和涉及民族宗教案件审理工作,大力倡导民族团结,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联合村社“两委”、司法所等基层组织机构,挂牌成立砚山县诉前委派调解服务站,邀请少数民族基层法律工作者作为特邀调解员,加强少数民族案件的诉前委派调解工作,化解矛盾,减轻群众诉累。2022年平远法庭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都龙法庭充分发挥双语优势,大量“国门法庭”纠纷在一线解决。都龙法庭辖区有一个位于茅坪村委会的国际口岸,都龙法庭庭长作为一名懂苗语的法官,充分运用少数民族优势,在工作中探索“五心”解纷妙招,将大量“国门法庭”案件以调解方式化解。一是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号准“脉搏”以疏导和稳定其情绪;二是尽心找准纠纷症结和突破口,同时结合案情实际对双方当事人用准话语、话术,讲法律、讲利害、讲情理;三是倾心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理性诉讼;四是暖心解开民怨,注重调解或判决后的回访、走访;五是悉心听取意见建议,认真解惑答疑,力促社会和谐。近三年以来,都龙法庭调撤率均保持在90%以上。
八宝法庭推动诉源治理,注重多元化解。八宝法庭将繁简分流与建立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相结合,积极打造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一是与交警中队建立交通事故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对诉至法庭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二是广泛发动村委会力量,积极邀请当地少数民族村寨威望较高、懂得少数民族语言的案件当事人或亲朋好友参与到案件调解过程中;三是与当地政法委联动,首创综治专干到政法各部门轮流学习、跟班交流制度,真正调动多方力量,凝聚民族优势,形成调解合力,全力促成案件调解结案。
(文山州中级人民法院:阮永美、崔光飞)
(编辑:周秋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