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拼经济 文山在行动|马关县:满园春芽吐新绿 春茶飘香采摘忙

发布时间:2024-03-01 17:31:06  

文网讯春意正浓茶正香,采茶制茶正当时。随着天气不断转暖,茶园纷纷冒出了新绿,马关县各乡镇的首批春茶也陆续进入采摘期。广袤的茶山上,茶农纷纷抢抓时令,采摘春茶供应市场。

马关县都龙镇韭菜坪村民们种出的龙井茶,学名叫“大佛龙井”,在江浙一带属于中上等茶叶,烘制后市场价基本不会低于500元一市斤。这样一个中越边境的苗家山寨,怎么会和千里之外的浙江龙井茶扯上了关系呢?这就要归功于村里的一位妇女王富菊。远嫁浙江的她发现浙江虽然田地少,但家家户户种茶叶,卖茶叶,生意很是红火,王富菊回家探亲的时候发现,韭菜坪村常年云雾缭绕,山峦叠翠,气候环境很适宜种植茶叶。2010年,王富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从浙江带了2000株龙井茶树苗回来试种,没想到,两年过去,茶树长势不错,不仅采摘期早于浙江两个月,而且品质上佳,烘炒出来,色香味形都不逊于浙江本地的“大佛龙井”。就这样,千里之外的江浙龙井茶在边陲马关的苗族村寨扎根下来,给村民们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浙江人种茶叶能有收益,家家户户一个月都能有几万块钱,我就有想法,要把浙江的茶叶带到我们这里来种。第一年我回来探亲,就拉了2000棵苗来这里种,今年是第十年,如果种植户劳力多,一天能采收4000~5000元的茶叶,两个月下来,一户农户大概就有3~4万块钱。”王富菊开心地说道。

这两天,都龙镇韭菜坪村茶山又热闹起来了,随着500余亩春茶的采摘,今年,茶农们的腰包又将会鼓起来。在茶农王友能的茶园里,只见他和工人们身挎茶篓,熟练地在茶树间穿梭,轻轻捻下片片嫩芽,装进篓里。作为土生土长的韭菜坪人,说到现在的龙井茶产业,王友能告诉记者:“家里只有我们两个老人,劳力少,我们就请工人来采摘,按抽成分,一年下来还是有1~2万的纯收入。”

韭菜坪村拥有优越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茶叶生长。由于当地产出的茶叶质量、口感、品相优越,深受外地客商的青睐,市场价格约为每市斤40至80元,这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道。2017年7月,村里还成立了马关韭都露珠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运营模式,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有了合作社这个坚强后盾作保障,更加激发了群众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山间茶农“采茶忙”,山下茶厂“茶芳香”。采摘下来的鲜叶被及时送到附近的茶叶加工厂进行加工处理。不远处的大发茶叶加工厂,多台机械正在不停运转,工人们穿梭其中,对鲜叶进行杀青、做形、干燥等工序,工厂里茶香阵阵、沁人心脾。将茶农手里的新鲜茶叶收购过来后,经过道道制茶工艺让茶叶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原有的香味得以更好保留,在经过精细复杂的加工后,一份上好的龙井茶就能应运而生。取出加工好的茶叶进行冲泡,干枯的茶叶在热水的作用下“枯叶复春”,瞬间变得鲜绿起来,随着水流在透明的玻璃杯中起舞,轻轻品上一口,清甜甘爽,回甘悠长口生津。独特的口感和好品质也让这里产出的龙井茶在市场备受欢迎,远销北京、浙江、上海、山东、宁夏等地。

据统计,韭菜坪村种植龙井茶近1500亩,其中,1000亩已可以采摘,每年每亩产值都在3000元以上。今年全村的茶叶收入将达300万余元,茶叶已经成为韭菜坪村一项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吴兰会)

(编辑:李娟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