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云南新闻联播》报道文山“七小农”团队:我愿做那“南归雁” 故土也有“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4-03-01 23:16:23
3月1日
《云南新闻联播》播出消息
《我愿做那“南归雁” 故土也有“大舞台”》
讲述文山州几位农村青年创办
“七小农”品牌——云南万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助力文山农业产业发展的故事
详情如下↓↓↓
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许多农村青年选择外出打拼,闯出了一片天地。但毕竟乡愁难解,如今不少异乡游子重新回到故土,在家乡耕植梦想,播种希望。
草莓上市的季节是杨卫飞最忙碌的时候,今年公司拓展了北方市场,对运输的要求更严苛。
“七小农”品牌创始人、万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卫飞:“凌晨三点四点就开始打包,到早上的可能五点我们就要把草莓运送到昆明机场,空运到客户手里边。最近北方的气温太低了,零下十几二十度,所以说我们先打包个十件八件,先测试一下快递发过去有没有问题。”
如今,杨卫飞的基地有160亩草莓、120亩柑橘和100亩阳光玫瑰,加上签约农户数千亩的产出,公司收益逐年递增,5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13年,部队转业回乡后,不甘平庸的杨卫飞踏上北漂之路。他当过服务员,摆过地摊、开过餐馆,直到接触了水果批发行业后,事业才逐渐走上正轨。时间一长,杨卫飞发现云南的水果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很受欢迎,但果农的收入却并不理想。
“七小农”品牌创始人、万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卫飞:“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带动老百姓一起来参与打造一片我自己的理想果园,这个‘七小农’就是我们七个农村北漂创业青年,它指的是我们一个团队。”
杨卫飞和几名好友共同创办了文山市七小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次挫折和失败,七小农逐渐成长起来,陆续成立了多家公司,还与学校合作创办电商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和农户提供免费培训。
记者:“怎么会想着要来学这个呢?”
文山州西畴县和平村村民 廖德全:“我们家家都栽经济作物,产品还是多,就是不好卖,我们挖了摆在公路边,一个星期了收购商都不来拉,全部捂烂,损失就大。所以我觉得应该去学一下电商。”
加入“七小农”团队的新成员也越来越多,王刚就是其中之一。
“七小农”电商销售部经理 王刚:“来54321上链接,50单两秒钟就没了,非常感谢,非常感谢,谢谢你们的支持。”
记者:“每次直播下来,销售情况怎么样?”
“七小农”电商销售部经理 王刚:“每天8点半直播播到12点,一天能卖个4000到5000单,销售额能做到三十多万将近四十万元。”
如今七小农已经有30多个成员,他们带着在外打拼积累的丰富经验回到家乡,有的成了种植能手,有的成了门店管理者,在故乡的热土上发光发热,助力乡村振兴。
“七小农”草莓种植基地技术员负责人 王建源:“我还是比较看好它的发展前途,相信只要我扎根下去做这个行业,一定就能成功。”
“七小农”门店经理 陈凤条:“我自己比较擅长这一块,所以就一直就在这个板块里面做到现在。”
“七小农”品牌创始人、万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卫飞:“我相信之后会有更多的返乡创业青年加入到我们队伍当中来,包括我们身边的农户,让我们的‘七小农’,成为‘百小农’‘千小农’,一起聚力,助力文山农业产业发展。”
(来源:七彩云端)
(编辑:谢思思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