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砚山:村村联合 联出乡村振兴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4-03-04 10:58:47
如何当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山实践”的排头兵?
在产业发展方面
砚山县不断探索多元利益联结机制
在维摩乡通过“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设施蓝莓产业
共同联出一幅乡村振兴新“蓝”图
2024年的第一场春雨过后,维摩乡倮可者村委会以得邑村小组的村民张玉美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忙于购买种植玉米所需要的农资,而是到离家只有10分钟路程的蓝莓基地上起了班。今年55岁的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现代农业的产业工人。
“工资100元一天,比起以前种玉米收入提高了,而且还可以照顾家里70多岁的老人和还在读书的小孙子。”张玉美一边打理基地里的枝条一边说,自己向蓝莓基地流转了2亩土地,到基地上班已经2个多月了。
张玉美所说的蓝莓基地位于维摩乡倮可者村委会长塘子村小组,是由维摩乡10个村(社)联合创办的村办企业——砚山石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共整合县、乡、村、组各级资金800万元,建设设施蓝莓种植基地75亩,种植专利苗3.7万株。基地于2023年7月动工建设,今年1月已全部完成种植,目前已有26亩大苗挂果,3月份即将进入第一个采摘期,并一直持续到6月份。今年年底,基地所有蓝莓将全部挂果,从12月至次年3月将再次进入采摘期。
“我们的目的就是抱团发展,不断增强我们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推进乡村振兴。以后不仅村上有钱办事,还能帮助群众就地务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看着枝头沉甸甸的果实,倮可者村党委书记、主任李明鹏心里乐开了花。
据了解,砚山石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6月,是全县首家村办企业,设施蓝莓项目是该公司成立后实施的第一个项目,在整合了各村的资源、资金后,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采用企业的现代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和销售渠道,建设了一个属于村集体的设施蓝莓基地,把现代农业的发展红利装进当地老百姓的“腰包”里,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联农带农富农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今年3月至6月我们就开始产生效益,在6月份预计可以为每个村(社)增收5万元左右。”据该公司负责人彭海环介绍,公司收益的80%都是属于村集体和群众,在采摘期间,基地每天可以解决就近务工100余人次,每年预计发放工人工资150万元以上。
如今,蓝莓产业不仅成为砚山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名片”,更是助力强村富民的“新引擎”。据砚山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全县共完成土地流转1.19万亩,建成蓝莓种植基地0.9万亩,直接为群众增加土地租金收入1500余万元,每年解决就业30万余人次,助农增收1.7亿元。
(砚山融媒体中心:普文晓 沈安婵 数据来源:砚山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编辑:周秋 排版:陆军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