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描绘好世界的世外桃源旅游目的地美丽画卷——文山州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06 10:14:58
普者黑仙人洞村。【朱志刚 摄】
文山州集海拔相对高、纬度相对低、降雨相对多“三个相对”独特特点于一身,是既宜人又养人的最佳区域。位置决定价值,这里有着优异的地理区位、交通区位、生态区位、文化区位、市场区位,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这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在中国独一无二,这里的特色中医药冠绝全国,这里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这里的红色文化谱系健全,这里的生态农产品比比皆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关心指导下,文山州聚焦云南省3815战略,把旅游产业作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着力推动文旅融合,推动党中央、云南省委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文山州文旅产业飞速发展。
近年来,文山州围绕描绘好世界的世外桃源旅游目的地美丽画卷这一目标,实施旅游业“十百千万”工程,突出“一街一景”“一县一品”,在广场、公园、市政、道路、城边、沿江河、沿铁路、沿公路等区域种植植被花卉,打造千里绿道3030公里、万里花带11220公里,推进全域美化。
围绕文旅融合,构建两条旅游发展带。打造以普者黑旅游景区、坝美景区、八宝田园综合体、坡芽文化村为代表的云桂高铁(汕昆高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带。围绕麻栗坡天保口岸为核心建设边境旅游示范区和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打造沿边边境跨境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带。
做精三大特色旅游区。打造以天士力现代中药产业园、云南白药数字三七产业园、云南七丹三七文化产业园、砚山县康养中心、文山康复医院、郑保骨伤科医院等产业集群为代表的文砚三七康养旅游休闲区;以普者黑喀斯特山水康养旅游区、广南八宝田园综合体、句町古城和坝美“世外桃源”旅游区为代表的丘广喀斯特山水田园乡村旅游区;以英雄圣地老山、西畴县三光国家石漠化公园、东升公社等为代表的麻西马富红色旅游体验区。
2023年,全州共接待游客4649.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4.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28.17%。
近年来,文山州不断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文旅品牌建设,进一步提质增效。
目前,文山州拥有56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4个;谋划实施“35102”等重大文旅项目,文山七都古镇、麻栗坡国门水上运动、广南五福山康养度假区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完成高品质酒店项目4个,半山酒店3个,提升打造精品民宿120余家(1家乙级旅游民宿、6家丙级旅游民宿);引进伟光汇通、香港铜锣湾等文旅企业落地文山,普者黑、英雄老山圣地、坝美“世外桃源”3个景区获评省级绿美景区标杆典型,推荐丘北仙人洞村申报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案例;普者黑景区荣获“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旅游景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双授牌,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中的“长江自然生态之旅”线路;马关县马洒村“春水浅”民宿、“愿景·砚山曼城慢生活”书咖被评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云南·广南梦幻田园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同时,文山州推出“生态文山·喀斯特山水之旅”“康养文山·养生养老之旅”“红色文山·追忆英雄之旅”“乐动文山·康体运动挑战之旅”等旅游精品线路。
今年4月起,文山州启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分为“文化惠民消费季”“乡村旅游消费季”“欢庆丰收消费季”“跨年迎新消费季”,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日日有活动”。各县(市)以多种业态沉浸式的文旅项目强力带动地方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了“一县一美一品牌”活动,各地纷纷开展民族节庆、歌舞展演、非遗展示、音乐晚会、民族美食等活动,拉动当地经济消费。
保障好“无忧愁、无争端、无冲突”的文山旅游品牌
为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切实为游客提供安全、方便、快捷、放心、舒心的旅游环境,按照省、州要求,出台了《文山州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文山州旅游经营活动企业和个人委屈补偿机制实施细则(试行)》《文山州旅游投诉、舆情、退货处置工作规范(试行)》“一办法两机制”等。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完善相关工作规范和处置流程,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设立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委屈补偿机制”。
积极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文山板块内容,推进架构优化、要素资源优化、管理服务水平优化,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质量。充分利用“一部手机管理旅游”,继续优化诚信评价、投诉、退货等机制。
健全和完善舆情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一切以游客至上,一切以游客为中心”,打造“无忧愁、无争端、无冲突”的文山旅游“世外桃源”品牌。紧紧抓住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安全监管等关键环节,对景区特种设备、旅游交通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强化应急值守,全力维护旅游市场安全稳定。以普者黑、坝美为重点,全力开展景区改造提升,丰富游、玩内容和业态,全力维护好“世界的世外桃源,永远的三七之乡”金字招牌。
(来源:文山日报)
(编辑:郭韦 排版:冯明兰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