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拼经济 文山在行动 | 麻栗坡县董干镇:提速“通道经济”,释放“通道红利”
发布时间:2024-03-14 14:58:05
近年来,麻栗坡县董干镇围绕省委“3815”战略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一体推进“三个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速“通道经济”,释放“通道红利”,跑出董干经济发展加速度。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兴边富民工程等重要契机,紧紧围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6个方面19项指标进行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2023年累计开工项目14个,完成投资1556.2万元,不断打牢口岸经济发展基础。科学规划,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投资550万元打造占地总面积为2260.94平方米的商贸综合一体房,并将其对外出租,构建马崩边民互市点经济圈,商铺年租金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5.6万—32万元。
打好劳务输出牌。在持续向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的同时,积极为“向外输”到“往回引”创造条件,拓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围绕“拼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主线,通过对外招商、盘活扶贫车间、市场商铺、摊位等,帮助600余名返乡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打好边境贸易牌。主动融入文山“沿边开放、转身向海”战略,依靠独特区位优势打造高效便捷物流通道,带动全域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自开街以来,董干通道已成为董干镇与越南边民互市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集市,每日客流量为800人左右,单日最高流量990人次,截至3月6日,中国董干—越南普棒边民通道出入境人员累计突破10万人次。
打好绿色食品牌。努力成为文山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立体化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甘蔗、芒果、蜜柚、烤烟等产业多元化种植,成功打造黄牛养殖“万头镇”和2个“千头村”。
打好乡村旅游牌。努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城寨彝族(白倮)中国现存唯一传统村落优势,着力传承白倮传统文化,提升城寨乡村魅力和文化内涵,举办城寨“荞菜节”,吸引游客2100人次。
在口岸经济服务水平、营造营商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通过普法夜校、火塘夜校等方式,开展20余场普法宣讲,惠及群众2000余人。
着力改善口岸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打造繁荣活跃的宜业宜游环境,结合绿美建设一直抓,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寨子清洁·我家干净·村庄美丽”行动,建设绿美村庄建设示范村25个、标杆村18个,并完成州级绿美村庄建设申报13个,不断提升通道人居环境,全面铺开全镇绿美村庄建设。
(通讯员:赵稳)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