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半坡村:“搬”出穷窝子 “迁”来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4-03-27 10:46:21  

“我们半坡村啊,已经变样子了,很漂亮!”文山市坝心乡陡舍坡行政村半坡村小组村民说起现在居住的村子,都赞不绝口,脸上满是自豪。2018年,半坡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穷窝子,全面开启幸福新生活。如今,“搬得出、住得稳、家乡美、人民富”成了半坡村新的代名词。

“搬”出穷窝子

绿美乡村入画来

初春时节,走进群山环抱的半坡村,黄墙蓝瓦且陈列有序的楼房格外显眼。漫步村中,道路干净宽敞,厕所、太阳能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小花园、小菜园,老人们在树荫下话家常,孩子们在村子里嬉笑打闹,好不惬意。

望着眼前这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乡村图,谁能想到,6年前,这里的村民还生活在穷困的山窝窝里,2018年,全村41户155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才有了如今的新生活。

自搬迁以来,半坡村村民齐心协力,铆足干劲,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寻求发展之路,共同建设绿美半坡村。同时,坝心乡坚持“重点先行、全面开花”的创建模式,以半坡村作为示范村,大力推进绿美乡村示范点建设,并带动其他村小组开展创建工作,通过培树先进典型,动员引导广大群众立足“小庭院”,争当美丽庭院“示范户”等,做好绿美乡村“大文章”,用实际行动打造亮丽的乡村风景线。

村民黄保祥热衷于种植兰花和做园艺,家里的院子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装扮得十分漂亮。“现在村子建得这么漂亮,我们作为村子的一员,在参加绿美乡村建设的同时,自家庭院也应该打理好。”黄保祥笑着说。

抓好产业发展

“新窝”变“金窝”

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新窝”变“金窝”,这是对半坡村最好的评价。2020年,坝心乡投入210万余元在半坡村建成集中养殖点1个,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助力村民增收。走进集中养殖点,内部设置了许多圈舍,每一个圈舍都宽敞明亮。村民罗友仙介绍,养殖点内共设置了41个养殖圈,可容纳120头牛、近200头猪。每家每户都分了一间圈舍,可以养牛和养猪,既卫生又方便。“养殖点有专门的值班室,还有专人守着,很安全,每年通过养殖都能赚一笔钱。”罗友仙笑着说。

除养殖业外,近年来,半坡村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了以种植陡脆李为主,万寿菊、生姜、甜柿等经济作物为辅的高原特色农业。其中,陡脆李种植100余亩、生姜种植50余亩、甜柿种植100亩。同时,半坡村还结合搬迁群众的就业意愿,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及岗位推荐,确保每户均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结合公益性岗位等政策,宣传发动群众就地就近务工。2020年,通过群众自身努力和各方帮扶,全村已全部实现稳步脱贫。

据坝心乡陡舍坡村委会副主任黄保昌介绍,为助力半坡村发展,坝心乡2023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共投入资金400万元,新建半坡村安置点产业道路12公里,其中硬化路有4公里,其余是砂石路。产业道路修好后能覆盖陡脆李产业,方便群众到地里采收及管理陡脆李,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我家每年光种植就能增加一万多元的收入,今年种了小米辣、玉米、生姜、陡脆李、甜柿等,路修好后去采收就方便了。”村民张万周说。

党建引领促发展

开启幸福新生活

“从当初的易地扶贫搬迁到现在的产业发展、绿美乡村建设,我们支部党员都挨家挨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耐心做思想工作,群众非常配合和支持。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共同建设家乡,才有了现在的半坡村。”黄保昌介绍,近年来,坝心乡陡舍坡村半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围绕群众需求,并积极回应,想法子、提点子、找路子,把服务群众落实到工作中去。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实现党建与易地扶贫搬迁同频共振,获得村民的普遍认可。

“下一步,坝心乡将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全乡绿美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文山市坝心乡人大主席熊光祥说。

(李春葵  农定媛)

(编辑:李娟 排版:陆军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