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关爱“一老一小”】砚山:“五个一”活动开启寄宿制学校学生“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4-03-27 15:31:28
“晚饭后,江那镇舍木那小学教师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一幅与生同乐的温馨画面徐徐展开。”
“晚自习间,干河乡干河小学师生把‘课堂’搬到教学楼前,师生围着圈子‘打着跳’,音乐声和孩子的欢笑声在夜空久久回荡。”
“在稼依镇落太邑小学,晚自习课上,该校班主任杨秋芬把锅碗瓢盆搬进课堂,晚自习变成教学生炒鸡蛋饭。几个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有模有样当起‘校园大厨’,别开生面的‘生活课堂’深受学生喜欢。”……
近日,一条条师生同乐的短视频在砚山县广大家长的朋友圈被“疯传”,有的短视频刚“上架”,浏览量瞬间飙升到6万余人次,用坊间的话来说就是“小爆款”。打开视频评论,上百条的评论均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誉。
“我希望不要这样上晚自习,因为我以前没享受过这种待遇。”一个略带调侃却充满赞誉的评论,从侧面反映出全县基础教育学校管理上的求新求变。这样的变化来源于砚山县今年以来创新实施的寄宿制学校开展的“五个一”活动。
据悉,砚山为认真贯彻落实五育并举,进一步丰富寄宿制学生校园生活,建构培养兴趣、发展特长育人体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创新出台《砚山县农村寄宿制学校晚自习“五个一”活动实施方案》,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品读一篇美文、写得一手好字、观看一部影片、学会一项技能、培养一种爱好”的“五个一”活动。
“‘五个一’活动的开展,采取类似于‘固定动作’加‘自选动作’模式推行,前‘三个一’是必选动作,后‘两个一’根据各学校社团开展实际和校域学生需求创新开展。”县教育体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模式能避免‘千篇一律’,又给予学校自主选择的空间。”
“我们以前上晚自习很枯燥,就是做作业和做试卷,有时候是复习。我们从没有想过我们的晚自习生活也可以这样丰富多彩。”就读于盘龙乡拖支白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小贝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同样,距离县城90余公里的阿舍彝族乡阿文寨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在学习彝族弦子舞,孩子兴趣盎然,跳得有模有样,“彝乡人跳彝族舞”,更有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我们也是从学生过来的,晚自习在我们印象中,要么是安静看书,做作业。要么是老师讲试卷,其实那个时候非常向往‘教室外的天空’。”蚌峨乡一位殷姓家长对于寄宿制学校“五个一”活动的开展给予赞誉。他表示,“五个一”活动的开展,让孩子走出压抑和沉闷,更阳光豁达,身心更健康。
俗话说,“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为确保“五个一”活动走深走实,县教育体育局构建从上到下的监督检查机制,局机关组成督导组进行随机抽查。各学校把“五个一”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巡课、查课内容,坚决杜绝利用活动时间讲授新课、组织学生自习、完成学科作业任务等现象发生。
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陈文科表示,“玩”和“学”其实共同处在一个天平上,玩的比重有增加,就要在“学”上更凸显质效,做足课堂效率“加法”,让学生玩得好也学得好,让家长更能感受来自教育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减负’不能高举轻放,一味关注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我们是‘育人’,不是‘育分’,教书育人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把孩子从书本里和作业堆里‘解放出来’。下步,我们不仅要在学生的‘玩’上做加法,更要在‘质’上求变化。”中共砚山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敏表示。
(来源:砚山县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编辑:刘虹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