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让老百姓生活“样样好” 让文山“很好在”——《云南日报》专访文山州委书记陈明

发布时间:2024-03-30 09:53:22  

3月30日

《云南日报》“美好生活在云南·访谈”栏目

专访文山州委书记陈明——

介绍文山州解决以“一老一小”

为代表的就业、教育、医疗

等民生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

进行的有益探索

取得的成功经验

详情如下

↓↓

让老百姓生活“样样好”让文山“很好在”

——访文山州委书记陈明

记者:文山州如何为“一老一小”托起稳稳的保障?

陈明:“一老一小”是牵动千万家庭的民生大事。我们像抓脱贫一样精准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在全州1002个村(社区)全覆盖建成5170个少年儿童之家活动点,70余万人次儿童得到学习、心理等方面关爱服务。对留守儿童实行干部职工、教师“一对一”“多对一”全覆盖结对关爱,对老年人实行村干部每周“一登门”定期探访。建成509个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让留守儿童洗上热水澡。全覆盖建成“一乡(镇)一游泳池”,解决缺少安全游泳场所问题。在各乡镇均成立社工站,开展专业化社工服务。建成心理辅导中心7个、学校心理辅导室701个,配备专兼职教师1976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幸福食堂12个,对6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集中供餐并优惠减免。推进就近就地就业,引进魏桥、神火等一批大企业项目,围绕三七、八角等特色产业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2023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铝产业带动就业1.1万人,三七中医药产业带动就业18.6万人,发展庭院经济35291户,群众就业、看娃、养家“三不误”。

记者:让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样样好”,文山州有哪些可喜的变化?

陈明:我们将83.3%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群众收入上升。2023年,全州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989元、15444元,比2020年分别增加5280元、3443元,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11542元增长到17388元,8500元以下脱贫户实现动态清零。

人居环境向优。坚持绿美建设一直抓,推广自建委员会等经验做法,动员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丽家园,累计发动群众1000余万人次,植树260万株,8县(市)都建成绿美城市省级试点,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许多打工回乡群众感叹“家乡变得认不出来了”。

教育卫生提质。州、县(市)主要领导带头当好“编外校长”“编外院长”,带头抓教育卫生改革,全州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提高至95%,高考一本率从2022年的9.2%提高到2023年的18.4%,取得历史最好成绩。8县(市)一次性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标准。

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建设2.19万个“全科网格”,推广“接诉即办”平台,推行“四必到、五必访”、常态化接访下访、扫盲式普法等措施,平安建设考核排全省第三位。

记者:怎样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

陈明: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群众畅享生态绿色、多姿多彩、和谐幸福、开放包容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普者黑湖、盘龙河“一湖一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推动文山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保护传承利用好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红色文化,打响文山三七、铜鼓文化、坡芽歌书,以及壮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等民族节庆品牌。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平远片区“三区”建设为重点,全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认真落实以“西畴精神”激励实干兴滇的要求,千方百计促农增收,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文山每一个老百姓都有满满的幸福感。做好转身向海和对外开放两篇文章,做大“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来源:云南日报  张文峰

(编辑:周秋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