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一地两收!马关县今年实施大豆玉米带状种植1万亩
发布时间:2024-04-07 16:02:16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创新的种植模式——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一地两种”正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该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两种作物,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2024年,马关县结合实际,围绕国家稳粮保供战略,统筹玉米大豆兼容发展。
近日,记者在马关县大栗树乡大马固村看到,这里推出“2+2”种植技术,即种两行大豆又种两行玉米的“种植模式”,最大化提升土地利用率,开启“一地多收”新路子。
走进大马固村百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可以看到一排排的玉米、一垄垄的大豆随着微风荡起层层绿色的波浪。村民正在农技人员的带领下松土、除草,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由于是首次大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栗树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种植模式上下了不少功夫。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主要有早春种植、大春种植和晚秋种植三种模式。依据种植及作物生长时间段内的温度及光照选择了早春种植。早春种植模式推荐采用的就是2+2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传统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根据大豆、玉米的生长特性,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农作物边际效应优势,通过合理配置大豆、玉米行距株距,实现作物协同共生,既能有效利用土地、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土壤、降低病虫害,实现一地多收。
马关县大栗树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侯兴华说:“大豆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好处很多,第一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大豆和玉米具有互补优势,通过合理的带状复合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资源,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从而增加产量;第二是改善土壤环境:大豆具有较好的固氮能力,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形态,从而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大豆的根系结构也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减少水分蒸发;第三是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带状复合种植,可以在不增加劳动成本的基础上,增加大豆的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大马固村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同时,通过撂荒地整治等措施,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好的品种加上好的配套技术,也让当地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大马固村搞这个样板地,又栽玉米又栽黄豆,收入是大可观的,希望今年有个好的收成。”村民覃家国说。
据了解,马关县2024年全县实施大豆玉米带状种植目标为1万亩,其中包括州级示范样板4片400亩,示范样板布局在坡脚、大栗树;县级示范样板13片600亩,布局在马关县13个乡镇。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菲 徐蛟)
(编辑:谢思思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