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 | 文山:上春山 采春茶 寻春味
发布时间:2024-04-10 11:39:19
春风轻拂,大地回暖
蛰伏了一个冬季的茶树抽出了新芽
连绵起伏的茶山绿意盎然
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映入眼帘
一垄垄茶树排满山间地头
翠绿的嫩芽正待采摘
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收季如期而至
茶农背篓执筐、手法娴熟开采新茶
辛勤的付出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西畴县
春风吐翠
春雨潮急
感受着“春”的气息
茶芽便逐一苏醒
茶的故事
在春天里铺展开来
让我们走进大山
采摘春茶
定格一幅幅丰收的画卷
麻栗坡县
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
春雨后
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大小茶山上
茶树吐新绿,水珠滴挂嫩芽间
趁春,正是采茶好时节
远眺而去
缕缕青烟、点点薄雾绕山峦而行
衬得雨后的茶山更显新气
三五瑶人,环佩叮当,背篓执筐
嬉笑间,相约共赴茶山
趁春芽初露,快速采摘,只需微微用力细掐,那一抹“春”便捏在手中。在瑶妹灵巧的手中,茶芽散发的茶香在山间四溢,其余几名采茶人也寻着茶香纷纷聚拢,相视而笑。
猛硐乡气候温润,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所产茶叶富含蜜韵花香、蔗香、豆香等多种芳香味。
猛硐乡作为麻栗坡县依托优质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茶产业的缩影。2023年,麻栗坡县茶园面积23500亩,实现茶叶总产量656.3吨,带动4800余农户从事茶产业,可实现户均增收6700元。
马关县
人勤春早,茶香四溢
春茶采收季如期而至
马关县金厂镇的茶山绿意盎然
茶叶采摘不仅为茶农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更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茶叶采摘后
及时进行深加工
可以大大提高茶叶的价值
鲜叶摊放、青锅、辉锅、炒茶、脱毛……
茶农在茶坊里忙得不亦乐乎
金厂镇是一个发展茶叶的好地方,不论是气候、土地、海拔都是比较适应龙井茶的生长。据悉,全镇茶叶种植面积1000余亩,覆盖所有村委会12个村组90余户农户,全镇目前产干茶7000余斤,每斤单价280元—800元不等,总产值420万元,带动120户农户实现增收。
在马关县古林箐乡卡上村
漫山遍野的古茶树林里
叶嫩肥厚、青绿发亮的
高山“有机茶”
长势喜人
采茶工人们挎着背篓穿梭其间
熟练地采摘着刚冒出的一片片新芽
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欢声笑语回荡在青山绿水间
据悉,古林箐乡有古茶树19000余株,分布在古林箐乡通向越南的40公里茶马古道两侧,树龄几百至上千年不等。今年预计采鲜茶40吨左右,涉及7个村小组200余户茶农,将实现收入300万余元。
清香醇厚的古树茶,消滞解腻醒神解乏,满是春天的甘香。古林箐古树茶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灌木型野生古茶林,属“白金茶”,具有叶大肉肥、汤色清翠、香高味醇、经久耐泡等特点。因其天然无污染,饮用安全,适合长期饮用,深受茶友喜爱。
丘北县
一片茶叶
成就一个产业
富裕一方百姓
促进一方振兴
在丘北县温浏乡坝达村的大山深处
隐藏着这样一片茶香秘境
其茶叶因自身独特韵味、醇香口感
而走入人们的视线
坝达茶,为白毛茶,属于绿茶类名茶,其色泽翠绿,条索紧结弯曲;香色纯正持久,有荷花香和蛋奶香;其含有的咖啡因、茶多酚、单宁酸等成分,可以刺激脂肪分解,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轻体重和脂肪含量,对于热病、口腔溃疡、炎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温浏坝达村属低热河谷地区,依山傍水,降雨充沛,气候宜人,土壤酸碱值及所含矿物质均适宜优质茶叶生长。坝达村自2005年开始引进白毛茶种植,茶树连片种植千余亩,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
丘北县温浏乡通过引进龙井茶种植,引进省外茶企落地坝达打造生态茶园种植加工一体化基地。全年种植茶叶2000余亩,逐渐形成“温浏茶”等绿色农产品品牌。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发展,茶叶经济已撑起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片天地。
广南县
春风十里茶飘香
走进广南县底圩姑娘茶那秧庄园
放眼望去,一排排茶树
随地势起伏蜿蜒生长,碧波滔滔
从高处俯瞰,一垄垄茶田
构成了巨幅的绿色五线谱
穿梭其中的茶农
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协奏出一碧万顷的茶海歌谣
这座茶园位于广南县莲城镇坝汪社区那秧村小组,占地面积1500亩,茶树品种以福鼎大毫、金萱、水灵等7个品种为主。2023年,那秧村1500亩茶园年产干茶200吨,实现茶叶经济总收入680万元,户均茶叶收入达4.9万元。
“底圩茶是世界级的优质茶种种质资源……”
日前,省州专家对广南底圩茶作出这样的新评价
茶叶是广南县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现有茶叶面积38.34万亩,采摘面积18.2万亩。底圩茶因出产于广南县底圩乡而得名,底圩茶茶园面积现有25万多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65%,2022年以底圩茶为特色的茶产业综合产值9.7亿元。
(记者:董飞 整理 综合自西畴县融媒体中心、麻栗坡县融媒中心、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丘北县融媒体中心、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