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擦亮“金字招牌” 打造世界“三七之都”
发布时间:2024-04-12 15:43:45
三七大健康论坛、三七歌舞文化艺术展演、直播带货PK赛、商城旗舰店秒杀活动……在刚过去不久的“世界三七之都 绿色康养文山”——文山三七健康文化活动中,文山三七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文山州积极推进三七产业发展,在产、学、研、文、旅领域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进一步延伸三七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文山三七有机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擦亮“文山三七”金字招牌,推动三七业健康发展。
选优育优,把好三七种植“源头”关
走进云南天士力三七药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一株株三七苗正舒展枝叶,焕发生机,茁壮生长。
“我们在三七种植领域创新运用可循环环保七杆、新型遮阳网、基质育苗、无土栽培、机械化栽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承担“中药标准化”项目中三七优良种苗、三七规范化技术研制繁育基地建设、三七采收加工、包装仓储技术、三七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提升等子课题研究,促进了三七种植业规范发展,提升三七药材的质量,解决有效成分不稳定、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全力推动“文山三七”和地理标识产品的品牌打造。
药材好,药才好。近年来,文山州采取“政府+科研机构+种子种苗企业”等合作模式,组建文山三七研究院,成功选育出文院紫七1号、苗乡1号、苗乡2号等10个新品种,全力推进三七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快种子种苗培育标准化管理,文山三七种质资源圃被认定为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三七种质资源基地,文山市被认定为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文山学院“中药资源与数字化”成功入选云南省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树牢“种源文山道地、种质文山提供、标准文山制定”的理念,实施标准化提升工程。推广“生态种植”“林下种植”“仿原生境种植”,新建林下三七种植试验示范推广基地5个240余亩,认定高品质药园91家,文山市被评为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积极开展三七种植连作障碍项目攻关,研究形成高效轮作方案,将连作周期从20年降低到5至8年,现已推广3万余亩。
引育结合,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在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厂房鳞次栉比,30多家生物医药类企业汇聚于此。这里已形成以三七科研、加工、交易、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产业带。
走进园区内的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以鲜三七为原料的气血康口服液生产线正在运转。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文山“数字三七”产业链和“三七口服液”搬迁项目已竣工投产,“三七口服液”生产线搬迁项目于2023年8月正式投产运营,公司销售额10.6亿元,税收突破亿元大关。
近年来,文山州在做大做强三七产业中,不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进华润集团、漳州片仔癀、云南白药集团等药企巨头落地文山,以华润集团为“链主”,整合三七生产企业,加强与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力打造“文山三七集团”“云南三七科技”“苗乡三七”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品牌。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文山州还通过政府搭桥的方式,促成龙头企业与本土优质企业开展业务合作、股权合作,加快发展产业联盟,带动企业发展。培育壮大特安呐、七丹药业、金七药业等本土企业,积极发展以流通、电商等为主的经营主体。全州现有三七基地企业和合作社40户,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个,流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达986户,电商平台注册三七网店达4100余家。
科技赋能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金七花酒、三七总皂苷、三七铬软胶囊等各类充满“科技感”的三七产品在金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三七文化展厅整齐陈列,分外吸睛。
“过去大多数文山的企业、工厂以三七粉、中药饮片为主要产品,虽有药材资源优势,但产品附加值低。”谈及过去三七产业发展的弊端,金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生一语中的,他认为,当地企业要改变现状,需专注精深加工环节,靠科技创新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产品。“目前已有企业发力转型,通过科技赋能,逐步将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文山州坚持科技赋能,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锚定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推动文山三七绿色可持续发展。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兆云担任专家顾问团成员,与朱有勇院士团队合作,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7个,建成集科教、实验、研究等于一体的文山三七创新科技示范园,建成现代化三七总皂苷提取生产线和大型标准化三七清洗、烘干生产线等。三七综合开发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攻关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栽培及产地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获农业农村部科技奖二等奖,三七总皂苷GRAS(公认安全使用物质)获得美国FDA认证通过。
搭建文山三七产业互联网,建成区块链防伪溯源平台“文山三七码”、三七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三七产业大数据库、文山三七数字馆,推广数字化种植1万余亩,服务“七农”2000余户。以数字赋能推动三七从传统交易方式向现代化流通转变,打造“三七地”、“三七通”、三七拍卖中心等数字化交易平台,目前平台已完成注册用户4100余户,认证企业店铺300余户,交易量3500余吨,交易额近5亿元。
“软”+“硬” 树牢品牌意识
近年来,文山州充分发挥当地独特地理气候特点,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物资源,结合文山郑保医院骨伤科、黄帝九针、苗心康等民族医药,大力研发特医、特膳、保健食品等,推进“三七+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开发大健康产品31个。持续办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系列活动,把云南七丹三七文化产业园打造成AAA级旅游景区,创新传统医药医术体验,让更多的人到文山旅游康养。
云南七丹药业三七文化产业园作为文山州首个三七历史文化感受体验式景区,将文山三七各时期发展历程集中展现在游客面前,生动反映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文山各族人民种植三七、使用三七、传承三七的生产生活状态,彰显了文山几代人至深的三七情怀,凝练了几代三七工作者匠心耕耘的科技成果,弘扬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
“我觉得这种体验很美妙,展馆内展示物特色鲜明、科技感浓郁,让我们全方位了解了三七起源历史和文化,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文山三七的好处。”前来参观的山西游客王女士告诉记者。
如果说康养旅游是文山三七“软实力”的载体,那么“三标”便是文山三七“硬实力”的保障。
文山州牢固树立大品牌意识,开展文山三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三标”联用,打造三七公用品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授权“三标”联用企业19家。建成国内最大的三七原料产地交易和集散中心,全国90%以上的三七原料均通过文山三七市场上市交易。
同时,还积极办好“三七论坛”等系列活动,连续举办9届文山三七节,受邀参加以“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药产业链沙龙,启动中药产业链(三七)共链行动,成立云南省三七产业创新联合体。2023年第九届三七节期间,实现互联网流量7000余万人次,商贸展进驻企业127家,带动销售1.22亿元。开展“文山三七健康中国行”等宣传营销活动,在贵州、广西、海南、福建、浙江5个省(区)发展加盟商95家,开设实体店50个。在央视等平台推出三七主题作品,推动文山三七“金字招牌”走出文山、走向全国。
三七,文山州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生物资源,是文山人民引以为傲的家乡标志,是众多三七企业和数以万计种植户、相关从业者生计所依、心血所在。2023年,文山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综合总产值351.51亿元。下一步,文山州将锚定三七千亿级产业目标,加快三七与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打造三七大健康产业,着力把文山建成全国最大的三七绿色原料供应基地、三七产品加工基地、数字三七产地市场,打造名副其实的“世界三七之都”。
(记者:刘梅 部分图片来源文山发布网)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