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人民医院骨科三大亚专科:为生命重塑健康骨架
发布时间:2024-04-12 21:12:11
生命垂危的车祸伤患者,专家联手“神速”吻合断裂的血管;“O”型腿30年的关节炎奶奶,专家“量体裁衣”为其置换关节;丧失自理能力的患者,专家挑战禁区帮她挺起脊梁……在文山州人民医院,骨科的三个亚专科如三根坚实的砥柱,支撑起医院骨科发展的“大厦”。多年来,这里的一群“能工巧匠”,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用精湛的医术修复患者受损的骨骼,用高尚的医德续写生命的奇迹。
文山州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是针对多发伤和创伤危急重症患者设立的全方位一站式快速救治平台,以“时间就是生命”为理念,以病人为中心,以呼救为触发点,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以及时、有效、全面的综合救治,实现“急病急治”“多发伤多学科联合救治”的目标,从而提高救治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骨一科(创伤骨科专业)作为文山州人民医院创伤中心的核心科室,就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快”且“行之有效”的创伤救治体系,一次次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
春节后的一天早上,着急上班的张先生不幸遭遇车祸,左小腿开放性损伤伴有大量出血,辗转2家医院却因无法实施手术仅作了初步处理,最终转到文山州人民医院救治。到院时,患者已受伤8小时,因出血过多已出现休克症状,缺血的左下肢更是冰冷、发紫。急诊科立即启动国家创伤联盟紫云系统救治体系,骨一科迅速参与到抢救工作中。经完善下肢血管三维重建检查,考虑张先生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血管断裂、栓塞,需立即实施手术,恢复左小腿供血,否则因错过6—8小时的“黄金救治时间”将导致左小腿缺血坏死甚至截肢。
时间就是生命,留给骨一科的抢救时间非常紧迫,从完善检查到送进手术室,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快速高效,仅用了20分钟的时间。术中,骨一科团队全力以赴,稳定好骨折后用最短的时间精准找到血管断端,精心取出血栓、修整血管、吻合断端,整个操作一气呵成,血管终于实现再通,左侧足背动脉恢复搏动,肢端逐渐温暖。经历2个多小时,张先生的腿保住了,生命也被成功挽救。张先生的妻子激动地说:“医生说再晚些时间,我老公的腿就保不住了,是州医院高效的救治流程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挽回了我先生的生命,更保住了我的家庭。”
“创伤骨科收治的大多都是急诊创伤患者,和急诊科的性质相似,我们团队24小时待命,需随叫随到。”骨一科主任张信勇说道,医院成立创伤中心,建立全方位精准救治体系,就是为危急创伤患者提供更加快速、高效、专业的生命救护。
当然,张先生的病例只是创伤骨科每天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每年创伤骨科手术1200余台,最多的一天高达近20台。创伤骨科以各种四肢创伤为主攻目标,在州内率先开展了断肢(指)再植术,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假体治疗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术,骨搬运延长术,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四肢骨髓炎,人工关节置换术,外支架技术治疗复杂性开放性骨折等。尤其在急诊骨创伤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自体血管移植技术,手外伤方面有较大优势,技术已达州内领先、省内中上水平。另外,始终坚持发展微创技术理念,以最小的创伤、最少的出血、最短的手术时间解决患者病痛。
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关节疾病会限制个体的身体活动能力,严重的致残,并影响心理健康。作为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专业的文山州人民医院骨二科,多年来在吸收国内外四肢创伤、关节外科前沿技术的同时,以“治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做一台手术出一例精品”为主导,为许多关节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现在医疗技术太好了!没想到我拄拐杖7年之久的腿,竟奇迹般地自由行走了。”杨奶奶,68岁,因骨性关节炎双侧膝盖受疼痛折磨已有30余年,双腿畸形成“O”型腿,依靠双拐艰难行走也有7年,疼痛到难以入睡,需要家人随时看护,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鼓励她到医院接受治疗。
“我们采取先对左膝关节实施节置换,待恢复后再对右膝关节置换的治疗方案,前后半年时间。”州医院骨二科主任陈达龙说,手术后杨奶奶双腿已恢复正常形状,并且可以丢掉拐杖正常行走。如今每当杨奶奶见到亲朋好友就会热情地“科普”起骨性关节炎的知识,还介绍了两位患有同样疾病的好友到医院接受治疗。
“髋、膝关节置换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匹配的假体进行置换。关节置换及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是骨科手术级别较高的手术,我们每年也有百余台手术。”陈达龙说道,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从2011年起就开展,到如今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仅2023年就做了髋关节置换131台,膝关节置换35台,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71台;近两年来,9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20余台,州医院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和运动医学关节镜技术为州内领先、省内中上水平。
骨二科作为医院和全州的重点学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以治疗各种关节疾患为特色和发展方向,已实现膝、髋、踝、肩、肘疾患的全面微创化、个体化、规范化治疗,积极开展关节镜、人工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治疗、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先天畸形矫形等方面的手术。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与栋梁”,内连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骸,被称为人的“第二生命线”,让脊柱患者实现“昂首挺胸”的梦想是文山州人民医院骨三科(脊柱外科专业)的追求。
“我以为就这么瘫了,是你们让我重拾生活希望……”36岁的杨女士出院时对医生感激不尽。杨女士因腰痛、双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失禁,曾奔波多家医院治疗无果,后转诊到文山州人民医院骨三科治疗。
经急诊核磁共振(MRI)检查提示:巨大型腰椎间盘游离脱出伴马尾神经损伤,神经功能严重受损。需要急诊手术以解除神经根压迫并阻止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传统的手术治疗,会破坏脊柱结构,影响脊柱稳定性,存在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风险,术后卧床和康复时间长,再次返修手术非常困难等。因此,针对该病例我们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骨科三病区主任蒋禹欢表示,该手术只需开一个钥匙孔大的(约6毫米)小“窗口”,将椎间孔镜从侧方经椎间孔置入椎管,将精细抓钳伸进去,借助超清成像系统、直视下精确地把突出的椎间盘和致使椎管狭窄的增生骨刺“抓”出来,完全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行走,一周便康复出院,为患者安全有效地彻底解除痛苦。目前,杨女士已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骨科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被称为是脊柱微创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是目前脊柱疾患最精准的诊断技术和外科技术,骨三科脊柱内镜技术已经成熟,每年开展该手术近200台次。当然,骨三科在脊柱方面的复杂、疑难病例的成功救治不计其数,2023年开展与脊柱相关高级别手术就达700余台次,用精湛的技术为无数患者消除了病痛,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和信任。
“脊柱的骨骼包裹着脊髓,脊柱畸形手术既要保证不损伤脊髓,精度极细、难度极高、风险极大,因此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就好比在‘悬崖峭壁上行走’,脊柱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较为安全的手术。”蒋禹欢表示,作为医护人员,要更多地为患者考虑,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疼痛和经济负担,才能不辜负患者的信任和重托。
据了解,文山州人民医院骨三科成熟开展颈椎前后路手术、脊柱融合术、截骨矫形术、脊柱疼痛疾病和脊柱微创等特色手术,其中,微创椎间孔镜、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转移瘤等脊柱微创手术近千例。
技艺精湛攻顽疾,医德高尚美名传。文山州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始终把患者的伤痛放在第一位,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用精致的服务帮助患者早日重塑筋骨。
(记者:李敏 张麟 陆姿争 实习记者:李翼扬)
(编辑:李娟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