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西畴石碑村:巧解污水治理难题 又见绿水绕农家
发布时间:2024-05-06 17:28:57
一条条乡村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树木葱葱郁郁,一幢幢蓝白配色的小洋楼格外醒目……日前,走进西畴县新马街乡坡脚行政村石碑村小组,生态宜居的美景引人注目。这是西畴县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结果。
近年来,西畴县深入学习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污水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治美先治污”理念,以石碑村小组为“试验田”,采取政府供应建设物资、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推进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为全县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提供了经验做法。
以种植养殖为支柱产业的石碑村,针对全村污水乱泼乱倒乱排的问题,村党支部主动作为,邀请上级党委到村指导。采取“村党组织+村小组干部+群众”的形式,多方讨论治理方案,研究决定采用“小三格+窨井+大三格+氧化塘”的模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石碑村组建党员先锋队,并带动全村群众建设美丽村庄并组织群众到周边县(市)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召开群众会,讲明美丽村庄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让群众从“政府推着干”变为“我要主动干”,激发他们建设美丽村庄的热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利用农闲时间无偿投工投劳,快速推动实施污水治理项目。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抓手,动员在外的公职人员、务工技术人员20余人回村与村民共同出谋划策。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村老少齐上阵共同开展污水治理。利用“厕所革命”、厩舍改造补助政策,快速推进污水治理项目,累计投工投劳720余人次,投入资金32万元,其中群众投入资金24万元。
将改厕与治污同步实施,农户自主改造化粪池,全村卫生厕所、厩舍改造率达100%。通过科学设计方案、原料采购“货比三家”、厂家直购等方式降低投入成本,政府仅投入8万元建设污水管网4000余米。县乡成立工作专班,加强技术指导,将污水管网铺设到每家每户,每6户至8户设置窨井进行沉淀及浓度调节,实现管网全覆盖;农户将冲厕、洗涤、洗浴、餐厨等日常用水通过户管进入污水主管,做到应收尽收,实现污水全收集处理;根据村庄布局分2个区域建设大三格和氧化塘,实现污水全面治理。全村共建成窨井9个、大三格2个、氧化塘2个,污水治理后达到农灌标准,引入农用沟渠补充村庄灌溉用水源,全面实现污水再利用。
“村内污水排放有序,严禁乱泼乱洒,不得破坏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石碑村把污水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并将72户农户细分为6个网格,由党员和村干部担任网格长,对网格区人居环境进行统一管理。每半年对污水管道进行全面检修维护,对净水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治理有效。每月25日组织开展评比,分别晾晒人居环境最好、最差的群众各3户,促进群众相互监督,增强群众争先创优的意识和荣誉感。建立乡村治理征信卡,将遵守村规民约、家风家规、人居环境等内容纳入村组信用建设,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如今的石碑村,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小切口”,不断擦亮美丽乡村生态底色,全村呈现出水净山青、村美民淳的美丽画卷,成为远近闻名的水美乡村样板。
(记者:刘梅)
(编辑:李娟 排版:冯鹤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