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菜篮子”鼓起群众“钱袋子”!文山这些蔬菜丰收啦

发布时间:2024-05-10 16:26:46  

春天不仅是播种的好时节

也是冬季农作物丰收的好季节

时下

文山多地蔬菜迎来丰收季

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农户脸上笑开颜


马铃薯

近段时间,砚山县的8.24万亩冬马铃薯迎来丰收,每公斤售价达2.2元以上,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黄金豆”。

在平远镇木瓜铺村委会的马铃薯地里,随处可见一个个光滑饱满的马铃薯被翻挖出来,摆满田间地头。据了解,木瓜铺村委会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积极引导农户利用农作物采收后的冬闲农田,连片开发种植马铃薯,大力提升土地附加值,促进冬闲田转变为“增收田”,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今,冬种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近日,丘北县八道哨乡规划种植的1500余亩马铃薯也喜获丰收。在种植区之一的小矣堵村马铃薯种植基地内,村民在采收机械的配合下,正忙着分拣、装箱、搬运,再由企业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八道哨乡以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其间,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改良品种,加大科技栽培指导力度,培育种植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6691a68f73104b0ab243529074ab7aed.jpg

今年,八道哨乡共在小矣堵、豹子坡、麦地冲、笼桥、上那红等村寨种植1500余亩“丽薯6号”和“青薯9号”两个品种的马铃薯,总产量预计达4500吨,总产值可达1100万元,实现了产销两旺、农民增收。

在广南县旧莫乡,700多亩冬早马铃薯同样迎来丰收,工人正抢抓时机,利用“机械+人工”的收获方式,加快马铃薯收获进度,广袤的田野上一片锦绣好“丰”景。

旧莫乡根据当地区位优势,引进种植大户到旧莫乡流转土地,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引领特色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如今,去年秋收后种植的冬早马铃薯进入收获季,基地负责人正在组织工人抢收马铃薯。据了解,该马铃薯基地平均亩产4吨,总产量在2800吨左右,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来算,产值可达600万余元。


花菜

时下,在丘北县平寨乡蚌常行政村,200余亩花菜喜获丰收,当地群众正忙着采收成熟的花菜上市,产业发展进一步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近年来,蚌常行政村以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引进一家企业规模化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蔬菜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花菜200余亩,目前已经全部采收完,亩产量达3000公斤左右,总产值17万余元。


大蒜

近段时间,马关县大栗树乡腻科街村的100多亩大蒜迎来丰收。在大栗树乡腻科街村,只见田间地头热闹非凡,不少村民正在忙碌着,大家分工协作,拔蒜、剪蒜、捆蒜,不一会,一捆捆带着泥土气息的大蒜就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微风吹过,蒜香四溢,村民们在劳作中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大栗树乡腻科街村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几乎每家每户都种大蒜,种植出的大蒜产量高、个头大、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小小蒜头为当地群众打开了致富大门。

“腻科街村一直以来都有种大蒜的传统,今年的种植面积有100多亩,每斤市场价5元左右,预计收入150多万元。”腻科街村委会副主任陈万聪说。


贡菜

今年以来,丘北县平寨乡以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模式,积极引进和培育周期短、种植难度低、产品效益高的贡菜产业。时下,在平寨乡花米缘农场,鲜绿的贡菜长势喜人,村民们趁着天气晴好抢收成熟的贡菜,进行打包、装车,运往合作社收购之后进行外销。

据了解,贡菜是预制菜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市场前景广阔。平寨乡的贡菜可由种植户自行初加工后销售,也可以由当地企业统一收购。贡菜成熟期每亩需要20个工人,每人每天可获得120元的工钱,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截至目前,平寨乡共试种贡菜70亩,预计总产量420吨,总产值可达400万余元,产品以订单的形式销往江苏、陕西等省。


西兰花

在丘北县双龙营镇水围营村的西兰花种植基地里,成片的西兰花鲜绿翠嫩,花团紧实饱满,喜迎丰收。近年来,水围营村依托当地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积极引进和培育周期短、种植难度低、产品效益高的西兰花产业,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

“我们基地种植了500亩西兰花,亩产量在1500至2000公斤之间,目前的市场价每公斤在3.6元左右,产品以订单的形式销往广东、上海等省市,预计总收入达300万余元。”基地负责人李红灿介绍。

据了解,在西兰花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通过采取流转土地和聘用村民就近就地务工等方式,每年可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近100万元,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冬早玉米

眼下正是冬早玉米成熟的季节,在丘北县天星乡法白村冬早糯玉米种植基地内,村民背着背篓穿行在地里采收成熟的玉米。

近年来,天星乡法白行政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当地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发展冬早糯玉米产业,通过引导农民进行良种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等,进一步提高糯玉米的产量和产值。

法白行政村种植的冬早糯玉米个大均匀、品质优、口感甜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当地生产的糯玉米上市时间较早,具有市场优势,实现了产销两旺,产品除在本地和县城农贸市场销售外,还远销昆明、红河等地。据了解,天星乡法白行政村冬早玉米种植面积320亩,目前正值采收期,预计总产量19万公斤,总产值将达96万余元。

富宁县各乡(镇)的冬早玉米也迎来了丰收,在富宁县剥隘镇者宁村,农户们穿梭在玉米地里,娴熟地把一个个饱满结实的鲜食玉米摘下来,脸上溢满着丰收的喜悦。“我家种了3亩冬早玉米,现在是收获季节,拿到镇上卖一斤3块钱,比往年的价格好。”剥隘镇者宁村村民卢艳飞看着今年玉米的收成好,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富宁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冬早季闲田,发展冬早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示范,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单位面积耕地复种指数。今年1月中旬,者宁村作为示范点之一,种植户收到了发放的种子、肥料和地膜,群众种植了玉糯鲜7号品种的冬早玉米,如今获得了丰收。

据了解,富宁县冬早玉米(蔬菜)种植示范项目从2023年11月开始实施,分别在新华镇、归朝镇、谷拉乡、剥隘镇、洞波乡、阿用乡等地设有示范点,其中:冬早玉米2144亩,冬早蔬菜1115亩。

(记者:唐雪娇 综合自砚山县融媒体中心、丘北县八道哨乡人民政府、丘北县融媒体中心、广南县融媒体中心、富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娟 排版:冯鹤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