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全国助残日丨刘立万:即使匍匐一生 也要用双手铺就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4-05-17 15:52:48  

在马关县

有这样一对夫妻

他们虽然身体有缺陷

但却乐观积极

以惊人的毅力

奋斗出美好生活

在马关县乌木村委会大寨二村小组,刘立万和妻子陶国琼正在平整家门口的地面,令人动容的是,每平整一处,刘立万都是用双手支撑着身体艰难地完成。

1981年出生的刘立万自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与周围健康的小伙伴相比,他生活中的一切事务都变得无比困难,日常行走只能靠爬行。但他没有悲观厌世、怨天尤人,也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疾羞于见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双手支撑,或爬或坐,努力地生活。

他曾当过学徒、学过电焊,学成之后在自家门口开了一个电焊小店,为村里人焊接农具和一些小件生活用具,但因为身体的原因及电焊业务范围有限,他又在自己的电焊小店里开起了小卖部,并想方设法、东拼西凑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赶集,卖起杂货、蔬菜。

身体的残疾没有磨灭刘立万对生活的信心,他凭着一股子韧劲求生存、求脱贫、求发展,别人用脚走路,他用手行走,别人站着干活,他跪着种地。在努力奋斗的日子里,自强不息的他遇到了同样身体有残缺的陶国琼,收获了爱情。为让日子过得更好,他们种植香蕉、砂仁、刺梨等作物,养殖鸡鸭。

马关县大栗树乡乌木村委会大寨二村村民刘立万说:“虽然我们两个都是残疾人,但都不能闲着,能做点什么我们都去做,为了美好的生活。”

夫妇俩每天相互鼓励着,搀扶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身体的原因,他们要比常人付出更多,光骑着三轮摩托车到庄稼地里,就需要五个小时,但他们从不抱怨。“为了两个小孩和老人,什么能种得钱,我们就做什么。我老婆她也是残疾人,我和她去地里做我能做的活,大多数都是她去打药、施肥。我拿三轮车去拉水,还帮她放水。”刘立万说道。

困难打不倒努力的人,刘立万和妻子凭着苦干实干,走出了贫困,走向了更好的生活。2018年6月,刘立万荣获文山州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电焊工项目”第三名;获得“文山州2019年就业创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及“文山州第四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提名;2020年,刘立万家顺利摘去了贫困帽,荣获“2020年文山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2023年刘立万入选中国残联、国家乡村振兴局“典型示范引领人物”,成为全州唯一入选的残疾人。

马关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骆岳双说:“刘立万他身患肢体一级残疾,妻子是肢体四级残疾,但他们并没有等、靠、要,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巧干、苦干,寻求更多发展的路子,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夫妻俩的努力下,日子越过越红火,为了让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更好,去年,刘立万和妻子陶国琼还翻盖了新房。刘立万说:“房子建好,有了住的地方,我和我老婆就觉得很幸福,很开心了。我们也要更加努力地做自己能做的事,努力把贷款还清,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幸幸福福就好了。”

“我和老公结婚近10年,现在两个小孩慢慢长大了。虽然老公不能走路,但能陪在我身边,就像大家说的,幸福就是累点都不怕,只要能在一起。”妻子陶国琼说。

说起刘立万一家的情况,在十里八乡无人不知,陶国琼还会用短视频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不等不靠,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故事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

“我们现在很知足,不仅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能给那么多人带来快乐、鼓励。”谈起未来的生活,夫妻俩很乐观。“很感谢一路走来帮助我们的每一个人,我们会更加努力,只要不懒,靠自己的双手奋斗,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刘立万和陶国琼笑着说。

刘立万一家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里有阳光,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希望残疾人朋友能树立信心,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马关融媒:吴兰会 谭倩 通讯员:邹兴友)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