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化中国行 | 麻栗坡邂逅“曼行国道·219”,感受“老山精神”凝聚的民族魅力
发布时间:2024-05-22 09:48:32
219国道,这条被誉为世界级景观大道的壮丽长廊,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的喀纳斯景区起始,一路向南延伸,直至广西东兴市竹山村,全长约10065公里,是我国目前总里程最长的国道。它犹如一条璀璨的项链,串联起无数自然与人文的瑰宝,被自驾游爱好者赞誉为“最迷人的观景大道”。这条神奇的道路沿途风光旖旎,雪域冰川与高山峡谷交相辉映,江河湖泊与草原森林相映成趣,最终汇入浩渺的大海,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在云南境内,它更是穿越了众多风景名胜,包括文山州的富宁、西畴、麻栗坡、马关四座独具特色的县城。这四座县城,各具特色,宛如一颗颗温润的明珠镶嵌在219国道的沿线。
5月17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带队的“曼行国道 219”宣传活动走进边疆麻栗坡县,蒙曼一行在老山作战纪念馆、麻栗坡烈士陵园感受“老山精神”凝聚下的边疆民族魅力,倾听南疆边境民族守土固边同发展、共命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彩故事。
红色旅游促“三交”。麻栗坡是“老山精神”的发源地,是继江西井冈山、延安宝塔山之后全国人民心向神往的英雄山,是闻名遐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老山为核心打造的红色旅游胜地,主要包括老山神炮、烈士陵园、老山主峰三大片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有老山作战纪念馆、游客中心(南疆记忆陈列馆)、老山神炮(陆战装备馆)、野外拓展基地、地雷展览馆、将军洞、老山支前参战陈列馆、老山主峰等景点,是各族旅游群众铭记历史,弘扬传承老山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理想场所。
乡村旅游促“三交”。依托县境内丰富的红色旅游、边境贸易、热区土地、生态康养和民族文化资源,突出红与绿、新与特、美与富的理念,把乡愁美景、民族特色、边关风情与现代化充分结合起来,打造以“红、绿、边”等为主题的旅游新业态产品,围绕口岸优势,做活特色旅游,积蓄发展动能推动边境民族地区共同发展。麻栗镇茨竹坝云上部落国家AAA级景区,全省最美乡愁旅游地老山第一村小坪寨和天保镇平安坡村,老寨、石家湾州级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
文化活动促“三交”。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为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麻栗坡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民族宗教局等联合组织开展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暨“国门文化月”活动,连续开展《锦绣如歌》惠民演出、第二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干杯麻栗坡”第二届音乐啤酒节、“万茂时代广场杯”广场舞大赛等10余场文化活动,系列活动持续时间长,形式丰富多样,群众参与度高,有力促进了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
在麻栗坡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城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寨村隶属于麻栗坡县董干镇新寨村委会,距董干镇人民政府所在地40公里,全村均为彝族白倮人,共有175户801人,村庄目前仍然保留着几百年前建成的多柱形杆栏式传统民居建筑,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村落格局,白倮民族在建筑、服饰、餐饮、习俗等方面一直保持着丰富、浓厚的传统文化,是至今还能保持较为完整民族习俗的原始部落之一,是彝族(白倮)传统村落空间历史遗存的缩影,凝聚了彝族(白倮)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城寨是彝族白倮文化的综合表达。
掩映在参天古树之中别具一格的杆栏式建筑,荞菜节、六郎节、铜鼓舞等风格迥异,民族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形制古朴、配色典雅的蜡染工艺服饰无不彰显着神秘魅力,其古朴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故有“原始部落”之称。
麻栗坡县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绿美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创建。统筹抓好党性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以天保国门党校等23个理想信念现场教学点,老山主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及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以弘扬“老山精神”为主题的党性教育路线,通过穿军装、唱军歌、走老山路、听战斗故事等形式,让弘扬“老山精神”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全县22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把国家、国防、国土、国民意识深深植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深入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开展感恩教育群众会,增强守边固边强边责任。
近年来,麻栗坡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累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教育基地)82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教育基地)271个,成功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命名,先后4次荣获国家“双拥模范县”称号,13个边境行政村被命名“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
(来源:麻栗坡县委宣传部)
(编辑:唐雪娇 排版:陆军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