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州蒜头果和华盖木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发布时间:2024-06-03 16:18:31  

5月31日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云南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走稳走实跨越式发展之路

其中

提到文山广南蒜头果西畴华盖木

一起来看

↓↓↓

扩展阅读:


华盖木:“植物界的大熊猫”

1978年,植物学家刘玉壶在西畴县考察时,首次在法斗乡境内发现并命名华盖木,它是世界特有的单种属物种,是原始植物种类,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被称为世界上最珍贵的树种。西畴县也成为中国最早发现华盖木的地区,因此被誉为“华盖木的故里”,一时引起世界植物学界的轰动,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闻名遐迩。

2003年6月,国家设立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门以保护华盖木、长蕊木兰等多种木兰科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目的。

由于华盖木自然繁育困难,从2007年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林科院等单位正式启动“华盖木回归自然拯救种植”项目。通过人工引种栽培,成活后再把树苗栽回到原生地繁衍生息。同时,当地也积极开展了以木兰科为重点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种苗培育及应用推广技术研究。

如今,通过加强就地保护,开展回归试验示范等,华盖木原生环境得到有效恢复,种群得到扩大,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共培植华盖苗木近3000株。

西畴县香坪山林场位于华盖木的适宜分布区,是其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在此协同提供支持。林场周边的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华盖木回归自然试验研究基地,长到一定苗龄的华盖木树苗分别被编号、挂牌,移栽到包括林场在内的原生地,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而今香坪山建有亚洲面积最大、种群数居东南亚第二的木兰科及珍稀濒危树木迁地保育物种基因库(木兰园),区域内生存有华盖木、桫椤、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

2023年3月,文山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与老君山管护站专业技术人员,将来自西畴小桥沟的13株华盖木试引种到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山市片区。文山市管护分局专业技术人员将对华盖木的引种试验开展持续性观测、记录与监测,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大引种数量和引种范围,分析评价华盖木在引种试验区的适应性。

2023年4月,在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1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华盖木惊艳开花,这是在马关实施野外回归基地项目以来华盖木首次开花。

据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师张金国介绍,2010年基地内种植的华盖木苗木有200株,前5年采取人工辅助生长模式进行管理,后期则通过自然竞争生长,进行优胜劣汰,截止2020年,保存成活植株146株。

同样,在西畴县法斗乡坪寨行政村,一株近地移栽保护的华盖木,在种下18年后,2023年4月迎来了它的初次绽放。这株华盖木位于西畴县法斗乡坪寨行政村金竹冲村小组,是在2005年种下的,在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的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生长着这株华盖木的母株。

据介绍,这株华盖木种植18年就开花了,比中科院昆明植物园迁地保护(移植的华盖木)开花时间提前了12年。

蒜头果:珍稀濒危的孑遗植物

在广南县静谧的森林里,长着一种神奇的果子——蒜头果,因果实酷似蒜头而得名,但它与大蒜没有半点关系。蒜头果犹如武侠小说中的绝世高手,虽长相平淡无奇,却有着一身惊世骇俗的“功夫”。它富含的神经酸对治疗记忆减退、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效果明显,因此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与科研价值。

1987年,蒜头果经国家环保局等部门审批,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属国际预濒危保护植物。1997年,浙江大学著名神经学专家侯镜德从文山的蒜头果油中发现了对人脑神经系统具有极高特殊保健功效的“顺15-二十四碳单烯酸”,又称神经酸。此外,蒜头果还有麝香酮、展果仁蛋白抗癌活性物质等多种特殊功能物质成分。2012年,蒜头果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重点保护对象。

此后,人们对蒜头果的认知不断被刷新。全世界研究发现含有神经酸的植物有31种,但蒜头果中神经酸含量高达62.27%,是其他植物神经酸含量的15倍,为植物中神经酸含量之冠。作为我国特有的单属单种双子叶植物珍稀濒危孑遗植物,在世界范围内,蒜头果树属广南居多。全世界野生资源现仅存2万株左右,而广南县目前有野生蒜头果13483株,占资源总量的67.42%,分布于莲城、八宝、旧莫等11个乡(镇)27个行政村。

由于野生蒜头果分布狭窄,而且濒危,为了更好地拯救保护和人工播种,近年来,广南县采取了多项措施对蒜头果加强系统管护,同时积极探索规模化种植,建设了蒜头果树种质资源库,攻破了蒜头果树不能人工种植的难题,实现了规模化人工种植,使蒜头果种群数量快速增长。

目前,广南县蒜头果树密植试验每亩可种植45株左右,5年至7年挂果,初果期每株每年产果50公斤以上,1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每株每年产果500公斤以上。2022年,收果价格为12元每市斤,按每株产果50公斤计算,单株产值1200元,每亩产值5万余元。蒜头果树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曾经隐匿于山林深处的“臭果果”,也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金果果”。

此后,广南县继续从蒜头果资源保护、种苗培育、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到精深加工、销售等各项环节进行高标准谋划和定位,把蒜头果产业推向新的高度,实现蒜头果产业“百万亩基地、百亿投资、千亿产值、万亿市场”发展目标,成功打通了蒜头果从“山头”闯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开发出神经酸凝胶糖果、神经酸压片糖果等相关产品,并投放市场销售。

随着人们对神经酸产品防治脑神经疾病和保健功效认识的逐渐提高,神经酸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而作为神经酸初级原料的蒜头果,产业发展也是未来可期。

蒜头果在广南土地上历经了千百年的沧桑,如今依然枝繁叶茂、年年挂果,成为广南优势特色生物资源。2017年,广南县被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列为省级蒜头果树林木种质资源库,是全省唯一蒜头果树种质资源库内的县区,这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广南唯一”。


(来源:央视网、文山发布网、广南县委宣传部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娟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刘瑞)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