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激活人才引擎 筑牢强州大厦
发布时间:2024-06-05 16:42:54
人才服务联盟启动,先后发放967张“兴文惠才卡”;专题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相关人才工作;以文山“樱花山谷”人才公寓为代表的人才公寓相继落地入住;以“兴文英才计划”为统领的项目化推动人才培育工作如火如荼开展……近年来,文山州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在全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上吹响了“人才兴州”集结号。
国以人才立,业以人才兴。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见,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财富,更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主动力。
因此,对人才的渴求越为需要,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作用,就越成了当下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拓宽引才路径,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城市发展,人才是魂。如何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投身到城市建设中来,笔者认为首先要优化人才引进条件,大力弘扬优秀人才精神,在全州上下刮起惜才、爱才、识才、用才之风,推动形成政策引领下的人才“虹吸效应”;其次完善引才配套政策,提供优质的工作岗位、舒适的住所、畅通的晋升渠道、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适当解决引进人才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为人才引进提供完善的软硬件条件,增强人才的吸引力,让他们在工作发展中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当然,人才也不仅仅局限于高学历、专业性人才,也可充分挖掘和肯定在基层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锋人物,他们对基层工作了然于胸,对基层发展和做好群众工作有着先天的优势,通过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和绩效奖励,鼓足其干劲,让其在工作时有充分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有助于发挥其卓越优势,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本土人才。
畅通育才路径,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人才引进后,要充分发挥好人才的优势作用,让其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实际作用,就要树立正向的用人导向,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分配岗位时要考虑到人才的意向性与岗位的需求性,将合适的人才放到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让想做敢做能做的人有充分的发挥平台,实现人与岗位的“精准对接”;要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选派在科技、农业、畜牧业等方面有着足够知识水平和技能的人才进行全覆盖帮扶,使相应的人才能够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要根据工作需求,适当选举各行各业领域专家进行专项培养,增强其知识系统性与全面性;要畅通人才流动机制,对各单位编制管理实行动态调整,盘活机构编制资源,使不同机构、不同系统的人才能充分流动,让人才“能上能下”,更好的保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完善机制保障,去除忧患留住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想留住人才,需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消除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人才给予适度的包容,为人才松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做事的人,偶尔犯下的错误要有包容之心,不能因一次的失误而否定了整个人的全部,让其不敢再有开拓创新的想法;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畅通人才上升和晋升渠道,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激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大施所能、大显身手,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树立正确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在其工作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应当给予相应的收入与绩效奖励,并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搭建起有利于人才建功立业的软环境。
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快,人才的储备及培养更要“与时俱进”。必须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用良好的人才政策和宽松的人才环境,激发人才的新引擎,把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势能,为“人才强州”计划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李娟)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