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丰富拓展“背包巡察”内涵 持续深化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 ——文山州探索州县联动提级巡察综述
发布时间:2024-06-20 17:41:47
“这个月我已经领到政府发的高龄补贴了,感谢州委巡察组的帮助!”不久前,十届州委第十轮巡察第三巡察组同志通过电话回访时,丘北县天星乡布红村小组村民黎某激动地说。这是今年3月至5月,十届文山州委开展州县联动提级巡察的一个缩影,此轮提级巡察,4个州委巡察组共发现问题675个,其中,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19个,通过巡察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
文山州于2017年开始探索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2019年7月,被中央巡视办列为全国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工作试点。文山州因地制宜,探索实践出符合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实际的“背包巡察”品牌,并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了“马甲巡察”“拉网式”巡察、“点题式”巡察等一批新经验新做法。今年以来,文山州不断丰富拓展“背包巡察”的内涵和做法,探索开展州县联动提级巡察,推动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走深走实,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图为州委第四巡察组与富宁县政法委开展压实“三同”责任座谈会。)
文山州辖区有104个乡镇(街道)、1014个行政村(社区),推进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点多面广任务重。按照一届党委任期巡察全覆盖的要求,州委科学统筹安排,“一盘棋”谋划推进,织密巡察监督网,推进巡察监督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米”。
统一布局。州委修订巡察工作五年规划,制定年度巡察工作要点,推进州、县(市)、村(社区)巡察“三个全覆盖”,实现有形有效覆盖相统一。8县(市)党委压实责任、分类施策,采取乡村一体、巡乡带村、直接巡村、巡部门带村等方式,扎实推进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现已累计巡察832个村(社区),覆盖率82%。
统领任务。针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存在巡不深、巡不透的薄弱环节,发挥州级巡察承上启下的作用,将部分县委常委(县处级)所在单位、城关镇、重点乡镇、城镇社区“四种类型”重点对象,由州委直接提级巡察,其中:2022年提级巡察广南县莲城镇、丘北县八道哨乡2个乡镇党委;2024年提级巡察4个乡(镇)、14个村(社区)。提级巡察始终坚守政治巡察定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围绕“四个聚焦”监督重点,特别是乡村振兴、兴边富民、民族团结等重点内容,深入了解贯彻落实的具体情况。
统筹力量。提级巡察发挥州级巡察干部专长优势,县级巡察干部熟悉情况、懂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整合州、县巡察干部人员力量,州级配备22人,县级配备61人,采取“1+N”方式编组,每个大组分为若干小组。每个组有熟悉巡察业务、项目招投标、财会审计、党建人事等方面专业人才,解决“外行监督内行”的问题。根据巡察任务,围绕监督重点开展12个培训专题,采取视频“联动培训”方式,集中培训州、县(市)巡察干部200余人,提高巡察干部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图为州委巡察组在富宁县那能乡实地了解砂糖橘种植和销售情况。)
巡察工作越往下越具体、越实在,群众反映的利益诉求多,都是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我今年60多岁了,一直没有领到养老金,到底是怎么回事?”州委第四巡察组进驻富宁县那能乡党委的第2天,便接待了一位前来“诉苦”的老人。巡察组以此为“线头”,通过调阅资料和进村入户核实,发现该乡有66名到龄老人由于未完成缴费、个人卡遗失或未激活等原因,未领到养老金。巡察组及时将问题进行反馈,那能乡党委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补缴工作力度,并建立到龄提醒工作机制,把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温暖落到实处。
“通过提级巡察,将监督上提一级,人员下沉一线,工作一贯到底,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巡察监督就在身边,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州委巡察办主任桂发剑说。
监督“上提一级”。今年3月至5月,十届州委第十轮巡察采取州县联动提级巡察方式,州委授权4个巡察组,其中:采取“直接提级”方式,由1个州委巡察组提级巡察砚山县江那镇党委及所辖14个村(社区);采取州县联动“分级巡察”方式,由3个州委巡察组分别提级巡察马关县委宣传部、马白镇党委,丘北县委政法委、天星乡党委,富宁县委政法委、那能乡党委;马关、丘北、富宁三县党委派出县委巡察组,同步开展巡察35个村(社区)党组织。
人员“下沉一线”。州委巡察组发挥巡察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践行“四下基层”,提级巡察重心下移、工作延伸到县级部门、乡镇、村(社区)。采取赶集日摆摊设点、张贴巡察公告、大喇叭小广播等接地气的方式,“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由原来的不敢、不愿反映问题,转变为积极向巡察组反映问题。
工作“一贯到底”。针对群众反映的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巡察组综合运用调阅资料、个别谈话、下沉调研、提请协助等方法,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驻在乡镇的巡察组发现需要延伸了解的具体问题,交由巡察村(社区)的巡察组深入了解核实和反馈,并与其他巡察组了解各村(社区)是否都有的共性问题,形成“点线面”工作法。
(图为州委第一巡察组在马关县马白镇开展提级巡察时,州、县巡察组利用赶集日摆摊设点向群众宣传巡察政策。)
“以前觉得州委巡察与我们无关,现在才知道巡的就是我们身边的小事、察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急事,巡察组真的是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马关县马白镇的群众卢某拉着州委第一巡察组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今年4月10日,卢某找到在马关县马白镇党委开展提级巡察的州委第一巡察组工作人员反映:仁和苑小区26户居民交了钱却用不上天然气,影响日常生活,请求帮助解决。群众利益无小事,州委巡察组及时将信访件移交马白镇党委办理。一开始,镇党委工作人员表示,信访反映问题涉及单位多,镇里很难帮助解决。通过州委巡察组与马白镇党委沟通协调,马白镇研究上报信访反映问题,马关县政府及时安排县级有关部门对接联系天然气公司开通天然气,5天后,26户群众全部用上了天然气。
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提级巡察通过群众反映的重点事,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责任,最终目的是推动解决问题,促进改革发展。为此,提级巡察充分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加强巡察监督与纪检监察、审计、组织人事、信访等监督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本轮巡察总共发现问题线索33件,其中涉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线索23件。
部门联动“会诊”。巡察进驻前,州、县巡察办分别向州、县纪检监察、组织、农业农村、信访等20多个部门发函,协助提供被提级巡察的4个乡镇、49个村(社区)的有关情况,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巡察过程中,针对乡镇、村(社区)乱占耕地建房、私挖乱采、农村低保等情况,及时函请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民政等部门提供有关情况,协助巡察组查实问题。
巡纪结合“嵌入”。发挥州委巡察组的牵头作用,充分整合县纪委监委相关纪检监察室、县片区协作监督、镇纪委的监督力量,融入本轮巡察,形成“巡察挖线头、纪检跟进查办”工作机制,共同提高巡察移交问题线索成案率、办结率。
巡审联动“点穴”。发挥审计专业监督的优势,借助审计监督力量,巡察前州、县审计部门将被巡察单位的审计报告提供巡察组,巡察组一方面看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到位,是否还存在类似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审计发现的问题为突破口,深挖问题背后的政治责任和违纪违法行为。
片区协作“共查”。州委第二巡察组与砚山县纪委监委联合,将相关监察室、县片区协作、镇纪委纳入联动范围,有效发挥了巡察、纪检室、镇纪委的职能优势,实现信息互通、问题共查、成果共享,推动片区协作贯通衔接,有效解决巡察成案率不高的问题。
以下看上“答题”。村(社区)群众反映的利益诉求,有些问题表现在下,根子在上,存在查找依据难、问题定性难、定责难等问题。州委巡察组坚持以下看上与以上看下相结合,探索“现场问询”制,采取“提问—答复”“派单—回单”方式,与被巡察对象共同查找检视问题,找准反映在村(社区)、表现在乡(镇)、根源或权限在州、县(市)及相关部门的问题,厘清压实县级党委、乡镇党委和有关部门责任,提出巡察建议等措施,推动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图为州委第三巡察组下沉丘北县法院调研并开展座谈。)
州委第三巡察组提级巡察丘北县天星乡党委,接到群众电话反映集镇新建公厕“铁将军把门”如厕难。巡察组现场走访发现,天星乡集镇3个公厕,笼陶村委会干巴寨村小组、塘下村小组公厕未向群众开放,周边群众都在埋怨“建好的公厕像个摆设”“集镇街天人多,有三急找到公厕却不能上”……
小公厕关乎大民生。巡察组将此作为立行立改事项移交天星乡党委全面排查整改。天星乡党委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实现集镇公厕24小时开放,并安排专人负责打扫卫生,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巡察是推动工作落实的一项重要抓手,巡察发现问题是基础,做好问题整改是关键。文山州强化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采取立行立改与常态化整改“长短”结合,提高巡察整改质效。
注重实效立行立改。州县联动巡察49个村(社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实过程清楚、责任主体明晰、可以及时整改的17个事项,巡察组发出立行立改通知书,交由村(社区)、乡镇党委及有关部门办理,推动县级部门、乡镇、村(社区)各负其责抓好整改,让群众看到“吹糠见米”的成效。
(图为州委巡察组工作人员下沉到砚山县江那镇子马社区了解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压实责任提级整改。采取四个“上提一级”的办法压实责任,形成整改合力,推动发现问题全面整改清零,增强整改效果。意见反馈上提一级:实行“双反馈”,在向被巡察乡(镇)党委反馈前,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面对面通报,从思想上拧紧巡察整改这根弦,抓好巡察整改政治交办。责任落实上提一级:由县委将抓好整改作为履行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对巡察整改负首责、负总责、负全责,从县委、县政府改起,从“一把手”自身改起,抓牢抓稳整改落实。监督指导上提一级:由州纪委监委和州委组织部负责巡察整改日常监督,抓实整改方案制定、整改工作动员、中期检查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指导县纪委监委和县委组织部协助开展日常监督,上下联动,形成监督合力。检查评估上提一级:集中整改期满后,由州纪委监委牵头组成检查评估组,按照“四个不放过”的原则,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把好巡察整改最后一道关口,逐一对账销号,确保整改项项有推进、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举一反三集中整治。针对州县联动提级巡察村(社区)发现的共性问题,梳理形成问题清单,提供给各乡镇、各村(社区)对照检查、举一反三、未巡先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州委领导了解掌握和批示督办,推动解决问题;针对某方面突出问题,提出《巡察建议书》,由各县(市)、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集中整治。
健全制度常态整改。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不断把巡察工作经验固化为制度,建立完善《文山州落实巡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责任清单》《文山州纪委州监委巡察整改监督工作指引》《文山州巡察整改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等制度,明确巡察整改“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单”,形成“巡改建治”闭合衔接的长效机制。
(记者:龚莉 图片由州委巡察办提供)
(编辑:谢思思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