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央广报道:文山州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6-24 21:22:26
6月2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系列报道《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提到:在云南,文山的蓝莓、黄桃等高附加值产业,产业链也在不断拓展。文山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玉春表示,近年来,文山州坚持把绿色生产基地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生产车间”,累计建成了1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获得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基地98个。
位于广南县旧莫乡昔板智慧农业园区的蓝莓产业园,由光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怡蓝美农业有限公司)实施建设,自2022年建设以来,该公司计划3年内在广南县投资1.2亿元,建设900亩基质蓝莓种植以及包装冷藏加工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5年内,打造蓝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露天(基质)蓝莓3000亩以上,累计投资3.6亿元以上,构建以机械化、数字化、标准化、优质高效、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化智慧产业园。
蓝莓果树易栽培、树龄长,具有良好的固碳、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效益,且果实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产业园的建设,不仅为全乡规模化、基地化发展产业提供示范,也为当地群众带来明显增收,除土地流转的地租费外,企业优先聘用当地群众务工,当地群众方便照顾家庭的同时收入也有了保障。
如今,光筑(云南)农业有限公司在文山州种植1万余亩蓝莓,带动1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以蓝莓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新板块,成为推动文山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光筑(云南)农业有限公司总裁李海姣表示,下一步将由企业自行出资助推一二三产全产业链发展,与地方共同打造世界级小浆果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业带动3万余人。
马关县龙树脚村立足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增收渠道,围绕一村一品、农旅融合目标,2018年,引进添边农业有限公司,流转马鞍山群众500亩土地种植黄桃和甜桔柚,以“公司+土地+贫困户”模式发展特色水果种植,破解群众增收难题。
近年来,马关县持续提质增效传统种养殖业,发展热区水果、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发展基地,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并且大力扶持培养致富带头人,发挥群众产业发展主体作用,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取得较好效果。
产业兴带动农村强、农民富,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文山州贯彻落实云南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在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上不断探索创新,让特色产业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有力保障。2023年,全州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717.26万亩,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1455.71亿元。
产业兴带动百业旺,产业振兴是农民稳定增收的有力保障。文山州坚持把绿色生产基地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车间”,以“6个百万”基地建设为抓手,累计创建2个“国字号”农业园区;获得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98个,不断提高种养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的重要路径,将绿色食品重点产业作为招商重点,全州新增龙头企业67户,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31户;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337个,新增334个;注册家庭农场607个。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今年,文山州出台“1+4+N”产业规划,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形成更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夯实了产业链基础。
如今,以企业为带动,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充分享有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的增值收益,成为文山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
(记者:李娟 整理)
(编辑:李娟 刘虹 排版:陆军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