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新文山 新实践】文山“蝶变” 好在文山

发布时间:2024-07-04 09:40:47  

近年来,文山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着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五个“国字号”城市品牌创建,接续实施爱国卫生新“7个专项行动”,全域打造健康县城,用“文山之干”擦亮城市文明底色,文山城实现了“在变”到“再变”到“蝶变”的华丽蜕变,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化内涵不断彰显,文山城越来越好在。

深入推进绿美文山建设

聚焦文山城美化绿化,打造来文第一印象。改造提升东山公园、琵琶岛公园,建成八景园、阅读园等街头景观公园8个,打造60个“口袋公园”及街头小游园,因地制宜打造凤凰路、腾龙路等“一街四景”示范路10条。新增城市绿化面积52.1万平方米,提升城市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实现城市绿地率39.3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8.99%,建成绿美公路13条141.15公里,逐步实现每个季节欣赏文山的花、每条大道有文山独特的美景。

聚焦盘龙河“母亲河”,打造文山城市“会客厅”。以“一河治理”推动“一城变革”,对盘龙河10.3公里进行生态治理,实施生态河堤、生态绿道、健康步道、文化旅游、绿化景观、灯光亮化等“十项工程”。改造雨污管网40.23公里,完成120个城市排污口整治,同步推进城南段8.7公里生态旅游示范带和北段7.3公里项目,构建“15分钟生态休闲圈”,“盘龙绕城育文山,碧水如镜映两山”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聚焦群众热点城市堵点,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市老旧路面180万平方米,打造16条特色街区,建成健康步道29.5公里;打造壹然音乐集市、七都古镇、南城之星等消费热点和网红打卡点13个,推出“一刻钟生活圈”消费场景,群众城市生活丰富多彩;规范农贸市场13个,推动农贸市场硬件提档、管理升级;集中开展居住小区治理,修复老旧小区楼道100余万平方米。

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面推进整治工作。全市所有乡(镇)镇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所有自然村均配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9个乡(镇)已建成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完成87个行政村567个自然村污水治理,污水治理率69.04%,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大改善。

市民在文山市盘龙河健康廊道上散步

深化“国字号”城市品牌创建

文山市以五个“国字号”城市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各项民生实事落实落地,让“人民之城”更好造福广大人民。

抓实城管革命“十大工程”。推进城市拆违(临)工程,依法拆除“两违”建筑15万平方米,拆墙透绿5.6万平方米,累计拆除、清理喷绘布材质类广告1140块。

推进城市“烂尾”整治工程,东盟大道建成通车,庄红线项目同步复工;12个在册房地产烂尾项目已全部复工,8个烂尾楼项目实现交房,惠及6530个家庭2.3万人。

推进城市洁面工程,实施裸房整治28万平方米,整治“蜘蛛网”740.9万米;扩大“机械清扫”与“人工保洁”覆盖面,开展城区864.44万平方米道路清扫保洁工作。

推进城市绿美工程,组织实施凤凰路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改造项目,累计补植绿篱和地被植物5.33万平方米、乔木131株,清除各路段及城区零星补植等长势不好、死亡苗木3214株,完成文山城区5.01万余株行道树、158.75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日常管护工作。

推进城市更新工程,完成老旧路面改造85.5万平方米,修复破损路面1万平方米,改造路口盲道和缘石坡道138个,持续推进主次干道“白改黑”和人行道改造,30个老旧小区改造收尾工作正加速开展。

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城区市政路灯全年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照明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9%以上,路灯遍灭率、故障修复及时、开关灯时间准确率、灯容灯貌合格率均达到创文创卫的规定标准;实施智慧路灯节能改造项目,累计完成LED节能灯改造10189盏,完成LED路灯项目调光100余条。

推进城市治污工程,积极推进文山市城区排水防涝工程建设,2023年以来累计完成雨、污水管道疏通9759米。

推进小区治理工程,学习引入“信托制”物业服务,积极探索“党建+”等治理模式,建立小区党支部16个,组建红色物业党建联建(党建联盟)9个、“红管家”队伍31支,建设“红色物业”阵地40个,建立共商共议议事平台(理事会)30个,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推进文明素养工程,2023年以来累计劝导制止市民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20946起,宣传教育20915起,劳动教育273起,行政处罚1708起,群众素质不断提高。推进机制创新工程,制定印发城市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城市绿化、盘龙河沿岸公园等管理规章制度。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就业促创业,加快三产融合版“幸福里”新村(社区)建设,做强“半小时就业圈”,精准对接用工需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余人次。抓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关心关爱,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探索建立医养结合、托育结合、老幼融合的村(社区)养老托育服务中心,扎实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防侵害工作。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盘龙河、东山公园等为载体,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着力提升健康素养水平。持续建强市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在全市17个乡镇(街道)全覆盖设置“一站式”慢病管理服务中心,建成心脑血管救助站8个,2023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3.71%,达到国家级卫生城市指标要求。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实施乡村医生技能培训全覆盖,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医院。全方位优化健康支持性环境,建成并命名七花广场、盘龙体育馆、市民公园3个健康主题公园;建成人工湖、七花广场、盘龙体育馆3条健康步道;累计建成16个健康小屋、42所健康学校、7家健康食堂、18家健康餐厅、32个健康社区、73家健康单位、3个健康超市、3条健康街区、120个健康家庭,健康好在文山正逐步形成。

凝心聚力让文山“蝶变”

下一步,文山市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城市管理和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为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文山贡献力量。

持续推进城管革命“十大工程”。推进城市拆违(临)工程,力争今年底完成城市主次干道公建单位、企业及工地、闲置空地的围挡围墙拆除透绿。推进城市“烂尾”整治工程,力争今年完成所有烂尾楼交房交证。推进城市洁面工程,全面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所有城郊接合部和城中村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处置全覆盖。推进城市绿美工程,力争到今年底累计3年实现城市增绿面积110万平方米以上,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绿地格局。推进城市更新工程,持续推进主次干道“白改黑”和人行道改造,完成100万平方米以上改造任务;全面完成30个老旧小区改造收尾工作。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完成10座桥梁亮化提升,实现全城、入城道路装灯率达100%。推进城市治污工程,加快实施截污控源、雨污分流工程,推动建成区基本实现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推进小区治理工程,以“红色物业”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党建+”等精细化治理模式。推进文明素养工程,持续整治乱停乱放、横穿马路、乱扔垃圾、损坏绿化、不礼让斑马线、张贴“牛皮癣”等不良行为。推进机制创新工程,用好用活《文山市城市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快融合智慧城管、行业监管、综合执法立体监管模式,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通过分段负责方式,打通文山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瓶颈,巩固农村垃圾治理成果;持续推进“一角钱”工程,力争6月底完成费用收缴;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快推进集镇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并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管护长效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行,切实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坚决打赢五个“国字号”城市品牌创建决胜战。抓好盘龙河综合治理、公园建设、道路绿化、补植补种、城市立体绿化、防灾避险绿地设施、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群众文明素养提升等工作。紧盯实地点位动态指标不达标问题,扎实开展公益广告、标识标牌、活动阵地、市容秩序等方面自查工作,答好点位测评卷。全市上下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推进机制,以“州府作为”践行“文山之干”,力争一举拿下五个“国字号”金字招牌。

(来源:中共文山市委)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