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抓有机 创名牌 促发展!云南红河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更“优”更“特”
发布时间:2024-07-10 17:17:52
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产地环境。
近年来,红河州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大力推动绿色有机认证、名牌名品创建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竞争力。
小香葱绿意盎然 康关福 摄
盛夏时节,泸西县中枢镇阿勒村委会成片的小香葱绿意盎然。阿勒村委会地处坝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小香葱生长。早在2015年,这里的小香葱就远销广州、深圳。在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该县出台推动小香葱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坚持“特色、优质、绿色、品牌”原则,从集群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融合化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泸西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含金量”。如今,泸西小香葱完成绿色认证,并打造为地理标识。2023年,该县小香葱种植面积达45万亩次,年产量113万吨,年产值35亿元。
泸西小香葱是红河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的一个缩影。红河州成立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奖补机制,加强监督考核,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每年结合“世界认可日”和“有机宣传周”,组织开展有机培训和实地帮扶,宣传有机产品标准和认证要求、有机产品认证标识的使用、有机产品销售要求,提升企业有机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实施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认证工程,对现有的424个农业龙头企业、300个州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摸底调查,精准摸清具备绿色有机认证条件的主要产品,加大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推动绿色有机认证。2023年,具备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认证100%全覆盖。
“稻鱼鸭”综合种养 杨柳青 摄
同时,实施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围绕云南省“绿色食品牌”20个省级重点产业基地、32个州级基地、143个县级基地推进绿色有机认证,具备条件的实现绿色有机认证100%全覆盖。对获得绿色有机认证的产业基地100%摸底评价,达到70分以上的100%申报认定县级以上“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制定异龙湖流域种养结构调整规划,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集成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打造异龙湖流域绿色有机示范基地。依托哈尼梯田自然生态系统,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打造哈尼梯田核心区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到2023年,稳定“稻鱼鸭”综合种养20万亩以上,形成哈尼梯田“绿色有机+生态循环”示范,提升梯田红米系列产品、鸭产品、鱼产品质量,增加效益。
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让红河州有机认证基础更牢、红河农特产品绿色发展道路走得更远。截至今年5月,全州共有有机认证企业176家、证书242张,涉及13个县(市),有机认证基地面积27.97万亩、产品认证面积17.69万亩、年产量10.9万吨、年产值6.56亿元,有机产品认证组织数居全国第20位,基本形成以奶业、水果、中药材、花卉等为主导产业的有机产业发展格局。全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户,净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8户,有力提升了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影响力。
工人采摘蓝莓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工作的开展,推动全州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实现县级电商公共服务及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全覆盖,元阳县新街镇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8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条精品线路列入农业农村部“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早香蜜桃等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打造了“绿春四季”“七彩云菊”“大围百韵”“密姹红河谷”等一批县域公用品牌。
(来源:《红河日报》)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