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州用“五有”思政实践课铸魂育人

发布时间:2024-07-12 10:25:46  

近年来,文山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高度、有深度、冒热气、接地气的“思政实践课”成为壮乡苗岭铸魂育人的关键课、基础课。

突出一体推进,思政课堂“有体系”

深入落实《文山州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方案》,以思政课程建设、思政队伍建设、评价激励体系建设、育人环境优化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关爱、实践活动育人“六大工程”为抓手,采取“3+5+N”模式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聚焦课程目标、师资队伍、教研联盟、资源共享等8个重点加快一体化建设进程。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为标杆,办好文山州分课堂,邀请先进模范人物、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门讲思政课8期,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2544堂,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

突出机制构建,思政课堂“有目标”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思想政治的教育规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及学生的发展规律相统一,把思政教育渗透在学生成长各环节。以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工作亮点为突破口,在全州中小学开展德育星级学校创建工作,命名德育“五星级”学校8所、“四星级”学校58所、“三星级”学校88所,为各地各校抓好德育思政工作提供了示范样板。开展“千名干警挂万班”普法工作,今年以来共1102名法治副校长、3864名“第二班主任”进校园开展普法宣讲1707场、上法治教育课5017节,为全州80多万名学生扣好法治“第一颗扣子”。依托东西部沪文协作对口帮扶优质资源,组织全州103.9万师生和家长“同上一堂心理健康课”活动,助力青少年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突出专兼结合,思政课堂“有梯度”

成立文山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研修中心,发挥文山学院在文山优质教育全链条中的“链主”作用,组建传帮带梯队式、研教一体型的教学团队,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的研究指导。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和“1+1+2+N”教育人才赋能工程,遴选思政骨干教师到上海优质学校跟岗研修、举办“七乡红烛·青蓝同辉”教学技能大赛等形式,建立州县乡校四级联动全覆盖培训机制,分级分类轮训各类教育人才3.8万人次,全力打造一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更好践行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神圣使命。

突出边疆特色,思政课堂“有风景”

紧扣“高举旗帜跟党走•立德树人兴边疆”主题,创建以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少年、红色印记、红色力量为内核的“五红”特色党建品牌,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打造“边疆学校党建长廊”示范带20条,推出覆盖8县(市)的研学旅行精品路线19条和省州中小学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6个,培养壮大“小小红色讲解员”队伍,组织开展“七乡少年寻”研学旅行活动500余次,参与师生3.5万余人次,厚植爱国理念、涵养家国情怀,“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逐步形成。

突出模式创新,思政课堂“有温度”

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推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后服务,结合学生兴趣点开设壮族竹竿舞、毛巾舞、纸马舞和苗族芦笙舞、芦笙乐器等特色班,开展射弩、吹枪、陀螺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传授技艺,用有“触感”的“大思政课”滋润学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特点,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聚焦学习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思政+研学”实践教育主题,精心制作涵盖大中小幼精品示范课12节在全州展播,80余万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凝聚同心同向同行的精神力量。

(来源:文山州教体局)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