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市德厚镇:“名誉村长+211”机制,畅通治理“神经末梢”

发布时间:2024-07-12 15:56:52  

近年来,文山市德厚镇紧紧围绕基层治理“一网兜”重点工作,破解基层治理力量薄弱、人员力量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名誉村长+211”工作机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系统推进镇、村干部下沉到底服务基层,在工作中“领题、破题、解题”,做到理论宣讲在一线、服务管理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构建扁平高效、一插到底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和清晰责任链条,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做好平安稳定“大文章”。

系统化部署,科学划分“名誉村长”包保“责任田”

聘请42名挂村干部为“名誉村长”,挂联至全镇96个自然村,实现包保区域全覆盖、无死角。42名“名誉村长”直接参与到各挂联村特殊人群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等基层治理工作当中,对特殊人群、婚恋纠纷等重点领域问题逐项登记,及时研判,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介入,妥善处置,及时化解。同时,根据全科网格划分及“名誉村长”挂联区域,制定德厚镇基层治理包保“路线图”,以“1+3+2+N”模式,即:1名“名誉村长”+3(1名网格长+1名网格指导员+1名支部书记)+2(1名法律顾问+1名挂村民警)+N名网格员(志愿者)网格服务团队,对全镇12类特殊人群425人形成管理服务结对,明确包保、化解、稳控措施,入户串乡、走村过巷,变“群众跑腿”为“干部上门”,实现基层治理有温度、见实效。

常态化统筹,以“211”机制吹响基层治理“冲锋号”

德厚镇坚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以“211”机制为抓手,聚焦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瓶颈问题、群众反响强烈的民生问题。由“名誉村长”和挂联村网格长每2周组织网格员对网格内基层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收集汇总,将情况上报至镇综治中心;每月由镇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研判1次,形成研判结果,上报至党政班子;每月在班子会中对研判结果集中安排部署1次,确保以人为核心有效统筹资源下沉,进一步做好辖区特殊人群管理、矛盾纠纷排查等重点基层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和精准化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力争做到“矛盾隐患早发现、维稳处突早介入”,切实将问题化解在源头,积聚起治理的“倍乘效应”,聚力“实战型”治理动能。

一体化推进,“双管齐下”绘制平安稳定“新蓝图”

通过“名誉村长+211”基层治理工作会商机制,今年来排查矛盾纠纷49起,同比下降11%,调处成功34起(婚恋家庭纠纷31起,调处成功22起);实现429名特殊人群管理、服务、走访全覆盖;对普法重点人群19人完成一对一、面对面普法宣传3轮次;在2个普法重点村,召开法律宣传群众会10次;常态化开展“三个全覆盖”及“四必到”“五必访”工作,走访外出务工返乡家庭193次,红白喜事27次,不满情绪6人4次,困难家庭31次,新分户家庭9次,留守家庭74次,特殊情况家庭68次;立刑事案件8起,同比下降9%;受理信访问题3件,与去年同期持平;未发生恶性案(事)件,“三下降一扭转”工作成效明显。

下一步,德厚镇将进一步完善“名誉村长+211”工作机制建设,汇聚多元力量,联动共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织牢织密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努力治出平安、治出效率、治出和谐有序。

(来源:文山市委平安文山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刘虹 制作: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