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抱团发展 丽江古城区文化街道蹚出“一乡一产”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4-07-17 15:28:22
盛夏时节,郁郁葱葱的林地里,土鸡三五成群地悠闲散步觅食。“第一批我领了250羽鸡苗,成活率达100%,跟着合作联社干,鸡苗、饲料、技术服务等都不用操心。养出来的鸡也由合作联社协助销售,价格也不错,让我养殖土鸡更省心、更放心!”养殖户和玉鸿笑着说。
“丽江读本”微信公众号 供图
2023年以来,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文化街道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将林下生态土鸡养殖作为街道“一乡一产”主导产业,全年带动百余户农户养殖土鸡约5.7万羽。同时,扶持投入近600万元建设蛋鸡场、饲料搅拌站、流通服务中心等产业配套设施,逐步形成了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
鸡苗发放
“小溪”汇“大河” 整合资源“厚积薄发”
产业雏形虽然搭建起来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村集体有资源和政策扶持但缺乏经营主体运营管理,散户有剩余劳动力但没技术没经验,养殖大户有成熟的经验但没能力拓展市场,企业有拓展市场的能力但缺乏高品质的产品供应……
如何取长补短,让各自流淌的“小溪”汇聚成奔腾的“大河”?文化街道进行了积极探索:由4个社区联合组建合作联社,将散户、大户和企业联合起来,采取“一个联社牵头、一个模式运营、一个品牌营销、一条产业链布局、一批带头人领路”的“五个一”发展模式,整合各自资源探索出一条“党支部+联合社+农户+企业”的生态土鸡养殖和蛋鸡养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径,实现产业良性发展。
到大理考察学习土鸡养殖经验
“五指”并“一拳” 迎难而上“披荆斩棘”
经过一年的摸索,文化街道土鸡产业链已逐步成形,但问题也一个个接踵而来:采购的鸡苗成活率不高,农户养殖技术落后,养殖成本高,销售渠道狭窄……
土鸡养殖培训
在文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支持下,合作联社一步一个脚印,聚焦问题逐一击破:针对养殖技术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到大理南涧、洱源,调研学习品种引进、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并通过学习制定了《文化街道林下生态土鸡养殖技术规范》,成立养殖技术服务队,专门针对养殖方面的问题“一对一”入户指导;积极与云南农业大学联系,申报建立文化林下土鸡养殖专家工作站,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农户和企业不断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规范产品质量。针对养殖成本高的问题,街道进一步调整扶持方案,有效缓解农户的成本压力。对于销售问题,合作联社发挥作用,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品牌营销、市场拓展等方面。
“去年我们跟辖区内的商贸公司签订协议,确定了保底收购价。但是这个收购价对于农户来说收益较低,对于企业来讲也有负担。思来想去,合社联社还是得做好市场拓展工作,让农户安心养鸡,让企业专心钻研技术和产品。”合作联社理事长和建渊说。
与企业签订土鸡采购合作协议
“阿什土鸡”出村进城 线上线下齐发力
2024年,合作联社开展了市场调研、品牌营销、订单洽谈等工作。截至目前,合作联社已与丽客隆超市合作,实现“阿什土鸡”系列产品在超市定点销售,并同步开展线上直播、网店配送等服务,借助超市资源实现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自主开发“文化街道助农驿站”微店小程序,并与金莲花物业、大研物业等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通过小程序下单向广大城市居民提供农特产品配送到家服务;与金生丽水、嵌雪楼等餐饮门店达成合作,采购土鸡、土鸡蛋等农产品并研发相关菜品。
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文化街道将更加注重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蹚出带动农户致富增收的产业康庄路。
(来源:“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丽江学习平台:肖芸)
(编辑:谢思思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