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关爱“一老一小”】文山市:守护“朝夕美好”

发布时间:2024-07-24 10:50:27  

“一老一小”牵动千万家庭

是家事

更是民生大事

近年来

文山市认真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老一小”工作的

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

不断健全机制

整合资源

擦亮“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新名片

用显著成效托起“朝夕美好”

数字赋能老年康养服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日间照料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在高登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9岁的居民何其会正在进行健康监测。只见她头戴监测仪器,熟练地按下开始按钮,系统便通过脑电图分析,在20—30分钟内为她建立起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在这里比在家里热闹多了,有很多同龄人陪着,每天都过得很开心,随时可以查看自己的健康状况,也不用担心健康问题。”何其会说。

文山市老小2.jpg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文山市完成了4个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今年1月5日正式运营的卧龙街道高登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是其中一个。该中心以“数字康养”为核心,以智能化、精准化手段提升养老服务,集日间托管、娱乐活动、康复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惠及了高登社区160位高龄、空巢、半失能和残疾老人。除了健康监测项目外,中心还会定期组织专业医护人员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跟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办好老年人幸福“食”事

为切实解决社区老年人孤寡、空巢、留守、失独等因子女不在身边,年龄偏大、身体不佳群体的“做饭难”“吃饭难”“吃饭愁”问题,近年来,文山市积极探索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开辟养老新模式,把老年人“食”事办实、办好。

中午十一点刚过,宽敞明亮的大以古幸福食堂就排起了队。在这里,老人们因饭结缘,从陌生到熟悉,吃饭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饭后相约下棋、晒太阳,既聚拢了邻里感情,也增添了生活趣味。居民陈能洪就是这里的“常客”,他告诉记者,食堂的饭菜味道很好,不仅更新频率快,还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做得更加软烂、清淡,而且价格不高。

陈能洪说:“我儿子出去打工了,儿媳妇工作也忙,家里没人做饭,我就来社区这里吃饭,这里老人多,饭菜很适合我们的口味,卫生也特别好。人多热闹吃饭也香,像第二个家一样。”

居民刘国华说:“现在每餐都能吃上喜欢的、热乎的饭菜,感觉生活质量变好了,再也不用为每天吃什么劳神了。”

大以古社区老年幸福食堂位于大以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楼,于2022年6月正式开业。食堂里的收费标准分多个档次,60—79岁老人收取8元/份、80—89岁老人6元/份,90岁及其以上老人2元/份。截至目前,大以古幸福食堂累计服务8万余人次,有效解决城北片区老年人就餐问题。

和乐成长之家呵护儿童心理健康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近年来,文山市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置于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采取多元化、个性化的措施,全方位关怀每个孩子的成长,确保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文山北实验小学的“和乐成长之家”团体活动室内,学生们在社工老师指导下正在排练《一人一故事》心理剧,通过角色扮演表达生活困惑,学生们在和老师探讨角色的同时,就能进一步增长见识,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开设这样的团辅课程,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帮助孩子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轨道。”文山北实验小学学校社工站负责人杜外花表示。

据悉,2021年9月,文山州民政局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选定文山北实验小学作为试点单位,成功设立了州级首个学校社会工作站——“和乐成长之家”。该站点致力于从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性侵和校园欺凌等多个维度出发,为广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及心理辅导服务。

学校经过近3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服务模式,采用“心理教师+专业社工+未保中心”的团队构架,链接国际救助儿童会等行业专家,开展了社会情感能力课程、艺术疗育、儿童心理剧团等一系列预防性课程。截至目前,该站点已累计开设课程达170余节,惠及学生人数超过2200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成果。

少年儿童之家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大家有什么烦恼?都可以写在便利贴上。”“大家看到,烦恼越多,我们便利贴挂上去的这条线就压的越低,有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吗?”在西山社区儿童之家,社工们正在带领着孩子们开展“为我减压”活动。社工们通过呼吸训练热身、将压力写在便利贴上、涂画减压能量瓶等趣味活动,帮助孩子们正确看待压力,面对压力。让他们认识压力中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自由分享自己减压的妙招,进一步探索、细化自己的减压方式。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孩子们专心致志地跟随社工一步步完成,尽情释放压力,放松自己。

小朋友冯宏雅说:“我的烦恼是考试前太紧张了,老师就教给我们一些放松的技巧,比如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可以做一些小运动放松身体,我觉得很有意思。”

西山社区少年儿童之家由文山市文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社区依托儿童之家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丰富儿童的日常生活及陪伴儿童,社工们在课余时间还针对家中和儿童的需求,提供阅读与益智玩具、课业辅导、手工或体育等兴趣类活动和主题性日常服务。

截至目前,文山市共建设“少年儿童之家”188个,累计服务儿童20000余人次,共开展服务活动2718场,服务儿童26860人,服务留守儿童家长384名。通过一系列的社区主题活动、小组工作、一对一个案服务及建立社区儿童档案工作,西山社区少年儿童之家已形成以社区儿童之家为主,社区(球场、三鑫别墅苑小区)+学校为辅的服务阵地,实现了全市村(社区)全覆盖。

文山市西山社区副主任兼儿童主任钱茹梦介绍:“为了能够解决辖区困境儿童需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社区联合学校老师、社区民警、卫生站医生、社工等15位儿童保护委员会成员,在社区建立儿童保护委员会,助力社区儿童健康发展,营造儿童友好成长环境。”

扎实做好“一老一小”大文章

老幼皆关怀,需求为导向。近年来,文山市通过统筹社会多方救助力量,采取“物资+服务”的方式,率先在全省开发小程序“益起助你”平台,精准录入社会兜底对象、困境儿童、经济困难失能老人等人员信息,分别从提供生活照料、陪医就诊、心理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十助”服务,目前已完成救助特困人员611人、留守老人710人、留守困境儿童180人、城乡低保320人,节日和生日陪伴510人次,累计19873人直接受益,形成服务对象线上申请点单、服务供给主体线下开展服务的“掌上办”“指尖办”信息化救助链条,将一件件“小关爱”汇聚成老人小孩的“大幸福”。

文山市民政局副局长祝正俊说:“下一步,文山市民政局将继续做好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利用“益起助你”的平台帮助留守儿童、困境老人通过平台更便捷、更透明、更及时地享受到亲和满满、暖心十足、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救助服务。”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秋 谢思思  排版:张振飞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